被犬咬伤,会不会得狂犬病?医生建议做好这3点
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由感染狂犬病病毒所引起。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恐水、恐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目前,全球每一年有将近6万人死于狂犬病发作,而在我国被家犬咬伤是主要原因。我们现在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被犬咬伤,会不会得狂犬病?医生建议做好这3点](/img/p/2000/2859594/1_500_284.jpg)
如果你被一只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咬伤,死亡率几乎会达到100%。这是因为狂犬病病毒可以侵入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死亡。狂犬病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后,会感染伤口附近的肌肉细胞并增殖,然后侵入周围神经,扩散到中枢神经,最后侵入人体小脑和脑干的神经元。大量复制后,会感染角膜、鼻黏膜、肺部、皮肤等部位的神经,导致死亡。
潜伏期极少超过一年
感柒狂犬病病毒后,替伏期将低于三个月,非常少超出一年。除此之外,年纪越小,替伏期越少;咬得越重,替伏期越少。此外,被咬后、疲劳过度、着凉或未完全清理,非常容易减少替伏期。
被犬咬伤后怎样应急处置?
1、充分清洗
被猫狗划伤咬伤后,应立即清理创口。具体做法是用20%肥皂液不断清洗创口30min,再用自来水清洗。这有利于降低细菌性感染的概率,降低狂犬病病毒进到身体的总量和深层。
2、消毒杀菌处置
完全冲刷后还需要用75%的酒精或碘酒擦拭抓痕处,进行消毒处置。
3、立即接种疫苗
部分医治后,应该马上向已注射狂犬疫苗的疾病控制中心注入狂犬疫苗。一般按“2-1-1”的流程开展,即被动物咬伤当日,左上臂三角肌和右手臂三角肌各注入一次,第7天宇第21天三角肌各注入一次。记牢要立即、详细、充足。
狂犬病的潜伏期是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因为患者在进入发病期后,感到不适时,才会发现得了狂犬病,此时,病毒已经在大脑扩散,难以治疗。所以,一旦被犬咬伤,预防是最重要的。一旦被犬咬伤,一定得按照上面所介绍的紧急处置办法来进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