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饲喂妊娠母犬?
如何科学饲喂妊娠母犬?
妊娠母犬的饲养直接影响母犬的产仔数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仔犬的初生重、活力、日增重、抗病能力,以及母犬的泌乳力、下次的发情时间和繁殖力。
在母犬配种后,繁育员要尽早展开妊娠诊断,被确诊受孕的母犬应适时调整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根据孕犬不同生理阶段,应合理使用或添加不同的手稿或营养素。妊娠第6、7、8周时,妊娠犬的营养需要量分别提高10%、20%、30%。在犬妊娠期,应注意高蛋白、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并补充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等)和微量元素(钙、磷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孕犬的营养需求,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育苗人员应每天制定食谱,不得频繁更换饲料种类。提供营养充足、适口性好、易消化的优质饲料,适时调整饲养次数。
在母犬怀孕后的第一个月内,应保持与母犬怀孕前相同的饲养标准。不要增加太多肉类、鸡蛋、牛奶等营养丰富的食物。这个阶段胎儿生长缓慢,营养过剩被母犬吸收,容易生产困难。
母狗怀孕25天左右,应观察母狗的生理反应。有些母狗会表现出厌食或呕吐。这时,不需要吃药也不需要看医生,这是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大约3天就过去了,但这段时间需要提供可口易消化的食物。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大多数母犬的妊娠反应会越来越大,然后逐渐减弱和消失,形成妊娠反应的抛物线,母犬一次的摄食量与之形成一个反抛物线,母犬每天的摄食次数会随着怀孕的继续而相应增加。
母犬怀孕一个月后,必须增加营养。这个时间段胎儿发育迅速,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急剧增加,繁殖者每天喂食3次,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铁等)的食物。以德国牧羊犬为例,参考美国NRC营养标准,孕后期比孕前期能源需求增长14%,蛋白需求增长122%,脂肪需求增长80%以上,钙、磷等需求增长1倍。
怀孕45天后,不要吃太多。在此期间,母犬每次进食量都会减少。饲养人员需要调整食物,进行少量的多餐饲养,每天可调整4次,减少对母犬子宫的压力。
在每犬怀孕期间,妻控制饮食的温度。繁育员应供足洁净的饮水,别饲喂过冷的饲料,一般应保持在18- 25℃为好。
应根据怀孕母怀孕的胎儿数量、每次的摄入量、饲料的营养水平,敏感地把握每天的饲养次数,更好地控制母犬的状况和胎儿出生时的体重,防止胎儿过大母犬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