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的九九八十一难,为帮助人类,它们需要经过怎样的训练
导盲犬我们都听过,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可能在出门十几年以后都没有机会见到一只导盲犬。这并非是因为大家都十分健康,不需要导盲犬的协助。只是因为训练一只导盲犬的成本太高,而售价则因为半公益的问题而导致入不敷出。所以导致了现在为止,导盲犬仍未在中国的残障人士当中普及起来,大家连见都没有见过,又从何聊起对导盲犬的认识呢?今天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导盲犬是怎么炼成的?是怎样的训练才能培养出它们的乖巧和聪明。
首先,一只狗狗能不能成为导盲犬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因为狗狗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它们的性格各异,有些具有极强的攻击性,有些则十分友善,为了能很好地为人们服务,导盲犬会从聪明、亲人、而且无攻击性的狗狗当中选择。其中符合条件的狗狗品种十分稀少,最为常见的就是金毛和拉布拉多。因为它们的体型适中,智商较高,性格温和,而且专注力强,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随便离开主人。
在挑选好品种以后,狗狗会在出生后两个月就被送到暂养家庭当中。在暂养家庭当中这些狗狗并非是在享福,在暂养家庭里面,狗狗要进行社会化的课程,学会服从主人的基本命令并且学习如何和人进行交往。而且在这些训练的课程当中,寄养家庭会被要求逐步地去除对狗狗的食物奖励,因为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狗狗不能因为食物而分散注意力,也避免因为吃到了有毒的食物而让主人变得无助。
在这个阶段,很大一部分狗将被淘汰。如果狗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服从性低、注意力容易松懈、被食物诱惑、攻击性行为和反应能力差,它们将错过下一阶段的训练。如果狗通过考试,它们将被送往特殊的训练基地进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狗会学习进一步的技能,比如导航的基本密码,如何处理台阶和障碍物,判断周围的环境,是否适合它和主人一起经过,等等。一只合格的导盲犬会在下楼梯前停下来,用身体挡住主人,等主人知道有楼梯后再继续前进,学会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前进。
在经过了6~10个月的训练以后,狗狗就可以学成出师了,这个时候它们就需要和它们未来的主人一起接受训练,让主人学会如何给狗狗下达指令,科学地饲养狗狗。而狗狗则要学会适应主人的居住环境,交际圈,以及工作内容等等。而在基地负责训练的训练员则会对它的行为进行长期不定期监控,看看狗狗是否需要接受强化训练,或者需要更换。
在导盲犬工作10~12当它年老时,它的身体下降时,它可以卸下作为导盲犬的工作。它的原主人有优先收养权。当主人独居或因其他因素无法饲养时,他会寻找其他收养家庭。因为导盲犬受过良好的教育和性格,很多人会申请收养。一般的导盲犬只有在退休后才能玩耍和释放自己。
当然,导盲犬并不是万能的。人们常常误以为他们能做两件事。第一个是区分红绿灯,第二个是把主人带到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首先,狗是色盲,它们无法识别颜色。他们之所以能引导主人停止红灯和绿灯,是因为这两个信号灯会有两种不同频率的噪音作为区别。现在大多数路灯不再是简单的纯色指示灯,而是带有图案的指示灯。这就是狗区分红绿灯的因素。
而导航就更加苦难了,狗狗只知道自己走到过哪些地方,没有去过的地方它们完全不会走。能给你造成它能带路的原因,在于你没有看到主人给它下达指令的细节。主人可以通过拨弄牵绳或者是用导盲杖指示狗狗该转弯还是直行,但带路的还是主人。
此外,导盲犬也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因为在离开训狗员的指导之前,训狗员会根据主人的需要教盲犬新的技能。然而,无论导盲犬有多强大,它们都无法取代人们的视力。他们只是尽力帮助他们需要帮助的主人。
虽然在中国看到导盲犬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也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导盲犬。面对导盲犬,我们需要遵循四个问题的原则,即:
四不:
不喂食:千万不可以喂导盲犬吃东西!避免导盲犬接触人类的食物之后,容易受食物影响分心而使主人有危险!
不要触摸:不要在不告诉主人的情况下随意触摸,导盲犬会分心。
不要打电话:不要故意发出任何声音来吸引导盲犬的注意,以避免导盲犬分心造成视力残疾的风险。
不拒绝:导盲犬是视力残疾人的眼睛,拒绝导盲犬陪同进入会造成极大的不便。
一问:
主动询问:如遇视力残疾人带着导盲犬,无论是否有人陪同,请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征得同意后提供协助。
我希望在了解了导盲犬之后,你能给它们更多的关心和温暖。毕竟,它们是为人类服务而牺牲自己的伟大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