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箱旁1女婴,3条狗看守一夜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救起一只快要饿死的狗,让它康复,他将不会咬你。这乃人与狗最大之不同。”
今天,飞春读传放一放写了多日的苏联卫国战争,加一篇软一点的文章。
一、两则狗狗的故事
这两天在网上查史料的时候,一张照片让人注意:
街上有一块白布,上面有一个婴儿,旁边有三只狗,回头看着摄像师的镜头。
图说为,3条流浪狗,在街头看护了一个婴儿。
仔细看,很有故事。
19965月23日晚,印度第三大城市加尔各答的一名新生女婴被遗弃在街上的垃圾箱旁。
而同样是无人照看的3只流浪狗,对这名女婴担当起了监护人的职责。
那天晚上他们发现她后,一直围着她。直到第二天早上,人们才发现女婴,并把她带到警察局。
印度街头图
这个新闻,刊登在5月25日《孟加拉日报(Bengali daily)》的头版,说的是3条流浪狗,对一个人类的婴儿实施了“人道”行为。
报道还说,在人们送女婴去警察局的路上,3条狗一直在后面紧跟着,像孩子的监护人一样,看着警官在桌子上检查孩子的胳膊腿。
然后,下午2点左右,婴儿被放在车里,送到流浪儿童收养机构,三只狗慢慢回到原来的街区。
如果不是照片,谁也不相信这是一个发生在街头巷尾的真实故事。
报道发在报纸的头版,此后一直引发人们关注。网友称,这是最好的新闻之一。
这种小事,真实如空气,平凡如阳光、水,却触动了人们心中比原子弹更大的情感:忠诚。
还有一个关于狗忠诚的苏格兰爱丁堡狗铜像的故事。
1850年代,一个贫困的老人,带着他的一条狗流浪到爱丁堡,不久,老人因病无钱医治,而死于小客店。
小狗怀旧了,带着老人的尸体来到教堂墓地,看着主人埋葬。之后,它把主人的墓地当作自己的家,14年不放弃,为主人守墓。
在此期间,小狗不贪财,也被骗了,但最终逃跑了10多公里,还是回到了主墓。
1872年,小狗在老人墓旁去世,英格兰人为其忠诚所感,破例把它安葬在教堂墓地,并为它立碑雕像。
它的名字叫波比。
如今,很多去爱丁堡旅游的人都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会摸摸它的鼻子,以至于黑雕像的波比和黄色的青铜色。
这两个故事,都不是空穴来风,细节或无法考证,但大体故事轮廓是不变的。
狗是上帝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站在人伦道德层面,狗的忠诚和忠诚被人们用来纪念、立碑和赞美,这表明狗对人的忠诚是高级动物无法比拟的。
二、狗狗为啥那么忠诚?
狗为啥具有这种令人感动的忠诚?
科学研究说得头头是道,但我觉得还是解释不了。
狗的祖先是狼,考证者说,狗在1万多年前,从狼群分离出来一支,能与狩猎的人共处的,它的后代为人类所需要,饲养,扩大,繁衍,最终成了不同种类的狗。
演变为狗后,它们还保留着狼的基因,如,群居,对狼群所必须的规则、秩序的遵从。
服从和忠诚是对狼领导人的认可,是遵循原始狼秩序的基因本能。
还有人说,所有的哺乳动物天生就依赖母亲。这反映在狗身上,就是对主人的依赖。
有人还分析——
狗是讲秩序的。
如果家里有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狗认为他超越了他的想法,他的家庭地位,他会暴露他的牙齿,在挡路上表示抵抗。
这时,主人必须教训它,为它树立新的规则秩序。
狗是可以移情别恋的。
如果有新的主人抱养它,给他好吃好喝,不出一周,他就能重新认定主人,打成一片,亲昵无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狗的忠诚有时令人尴尬。
还有人说,狗之所以忠于主人,只是因为主人为它提供了生存条件,喂它。
如果你果断断绝其食物,打破这种寄生关系,主奴关系就会被釜底抽薪,为了生存,它必然会离你而去。
……
这些理论分析是合理和有力的,但在阅读了印度狗保护婴儿的照片和波比为死者守墓14年的故事后,所有的科学真理都毫无说服力。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飞春读传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对此知之甚少。只能说,也许狗和狗也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吧。
你觉得资深爱狗人士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