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你的狗可能远比你以为的懂事
近日,德国科学家发表了一项关于狗的有趣研究。他们声称,根据研究结果推论,狗或许能够分辨它的主人的行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狗饲主肯定会关心这项研究,因为他们在冲着狗指手画脚、大呼小叫心的时候,心中一定也在疑问:它到底能不能理解我的意图?能多大程度理解我的意图?
来自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找来了51只宠物犬,对它们进行了一项名为“不能vs不愿”的试验。测试房间由玻璃隔板分隔成两个空间,被试狗被置于隔板的一侧,实验员会在另一侧通过隔板下方的窄小缝隙将美味食物投喂给狗。如此反复训练之后,实验员突然中断了食物的投喂。实验负责人之一、哈佛大学的Britta Schünemann博士介绍说,“我们突然扣留了它们的零食,打断了这种投喂模式。现在美味佳肴不再穿过隔板,而是被放置在实验员的这一侧。狗能清楚看到这些地板上的食物被放在不远的地方”。
重点是,实验员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扣留行为:有时候这种扣留行为是“意外”发生的——投喂者会表现出试图投喂的样子,但却“失手”令食物掉落(或者是被隔板碰掉);而有时候,这种扣留行为却被表现为有意为之——投喂者会透过隔板缝隙向狗展示零食,然后又故意取回零食,故意将它们放在旁边的地板上。
一般来说,狗对零食被扣留的反应是相似的。他们不耐烦地在隔板一侧来回走动,试图得到足够的零食。然而,根据扣留行为的不同,它的反应仍然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当喂食者假装丢失零食时,狗会迅速扑向地板上的食物,但当喂食者故意不给零食时,狗似乎更犹豫是否要得到食物。通常,他们会等待更长的时间,试图在另一边吃足够的食物。有些狗甚至没有试图得到故意扣留的食物,他们只是坐在原地。
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实验主要负责人Juliane Br?uer医生说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行为。她认为这些犹豫甚至放弃的狗可能会想:我是一只好狗,也许(喂食者)现在不想给我这些食物,也许她想给我一会儿。
Br?uer博士认为狗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别,说明它们可能有能力去辨别人类的行为是否是故意的。她进一步指出,并不能用习惯来解释狗的这种反应,因为它们的主人并没有用食物逗弄它们然后又拒绝给它们食物的习惯。她说,“在这种简单的情景设置中,狗可能真的在相当程度理解了人们的意图”。
为证明研究观点的合理性,Schünemann这意味着黑猩猩也有类似的实验结果。当人们不给黑猩猩零食时,他们会愤怒地拍打隔板或离开。然而,当喂食者表现为意外交付失败时,黑猩猩会采取更多的合作态度,试图伸出手指,试图与喂食者合作完成喂食。
Schünemann他们还说,孩子们也表现出同样的理解。例如,她说,如果成年人试图在孩子面前组合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但从未成功,孩子们经常模仿这个动作,并成功地组合自己。Schünemann认为这是孩子理解成人意图的证明。另一方面,人们的意图可以以更复杂的方式被低智力生物理解。
显然,并非所有人都赞同研究小组的结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犬科学合作实验室创始主任Clive Wynne就对研究结论持怀疑态度。他表示,“辨别行为是否是故意的本身就极其困难。如果服务员将红酒洒在顾客身上并道歉称是无心的,顾客其实很难辨别他的说辞是否真实。实验者试图传达的信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微妙且难以分辨的,更不用说狗了。”
他进一步辩称,严格地说,实验者的所有行为都是故意的。研究人员根据什么基础来判断狗是焦虑的还是犹豫的?他说:这是一个迷人的问题,但也很复杂,很难回答。我认为很难判断狗是否真的能理解人类的意图。
Br?uer她承认她不知道狗的真实想法,但她辩称实验结果令人信服。对我来说,重要的信息是,它们对我们的行为差异非常敏感,甚至可能知道我们是否故意做某事。我认为这既神奇又有趣。
Wynne对此不以为然。他承认狗很聪明,并且具有与人类生活在一起的奇妙适应能力,比如能和人类形成亲密的、跨物种的情感纽带。但他怀疑狗根本就不在意人们的意图。他以亲身经历为例,说许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花费了许多心力,试图去教会狗记住哪些食物是专属它们的,哪些食物是专属人类的,“我们在这方面作了非常的努力,但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无论什么吃的掉在地上,狗总是瞬间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