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有狗:纠正狗狗行为问题五部曲
当狗狗做了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时,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吆喝“不!”甚至变成口头禅,事无大小都“不、不、不!”而且愈说愈恶。每次听到,我都会眉头一皱,为什么?难道狗狗做错事,我们都不可以责骂吗?
责骂为何不管用
如果“不”真的有效,那么说一两次应该足以令狗狗不会再犯,要是它经常被骂却从没有学乖,那只证明这方法不管用。大声吆喝或许能即时遏止了行为,却没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讯,让狗狗明白怎样做才算正确,所以牠只会不断重蹈覆辙或尝试其他新行为去碰彩数。要彻底纠正狗狗的不良行为,其实根本不用说“不”,按着以下五步骤就可以有效改善了。
1.管理
狗父母眼中的坏习惯通常是狗眼中的好事。他们必须从中获得一些好处,才能认为这种行为值得做得更多,每一次成功都会使习惯更加根深蒂固。为了打破循环,我们必须找到预防这种行为的方法。我们不可能24小时照顾孩子,所以管理变得非常重要。狗父母应该开始观察问题通常发生在哪里、时间或情况下,管理这些原因,如清理东西(如鞋子、杂物、食物等),或使用安全门、围栏、牵绳等措施来管理狗的活动范围,减少狗重复犯错的机会。
2.找出奖励
想想狗从中得到了什么好处,比如跳跃是为了吸引注意力;吠叫是为了吓跑对方,获得安全感;咬拖鞋是因为牙痕还是抑郁?一方面,父母应该管理情况,尽量防止行为发生,小心不要让狗再得到奖励(比如跳跃时不再反应),并积极以另一种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
3.积极教导良好的替代行为
很多人习惯只挑剔狗狗的错处,却忘了告诉它们怎样做才算正确。例如你不想狗狗扑跳,可以教它四脚着地或坐着打招呼;不想它在餐桌乞食,可以教它在床上咬骨头。找出一个替代的良好行为,主动教导狗狗在相同情境下怎样做更值得奖励,并一起积极练习,才是更有建设性、更为长远的做法。
4.正面干预
不喝不骂总比不管教好。在生活中设定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当狗的行为过于危险或麻烦时,我们绝对应该干预。关键是要冷静、清晰、统一。父母可以尝试反复使用单词或有趣的声音,用清晰快乐的语气抓住狗的注意力,中断它正在做的坏事,然后立即引导它做出你想要的替代行为并给予奖励。
5.使用低压惩罚
积极的训练也有惩罚,但我们会带走狗喜欢的东西,而不是痛苦或恐吓。教孩子常用的超越或暂停也适用于狗。如果狗玩得太多,父母可以发出声音干预,通过停止互动、转身忽视、拿走玩具或零食、拉绳子时停下来等方式,把狗眼中的奖励拿走几秒钟,等它稍微平静下来再恢复。但是,这种方法应该尽可能少地使用,时间必须准确和持久。否则,狗可能会变得沮丧,导致其他情绪问题。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情况和困难。有成千上万种适用的管理方法或替代行为。父母不妨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找到一套适合你家的方程式。学习进度绝对是直线的。总有起伏。即使偶尔退一步,也不要沮丧。狗是惯性动物。只要你不时检查上述五个步骤,坚持不懈,满足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纠正行为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