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女孩带着狗乘坐高铁,工作人员没有拒绝,还帮忙照顾
在国内,许多公共交通工具都是谢绝猫狗等宠物进入,这个规则的目的是减少宠物对车厢乘客的影响,但是也并不是绝对。
10月1日,视障咖啡师韦琳带着她的导盲犬Alan在无障碍乘车服务的帮助下乘坐高铁回家。
20岁韦琳是一个外形上比较普通的姑娘,她有先天性青光眼,“眼压高”已经给到了她最大的警告,她听取了多方的意见,最终决定到广州的医院治疗,但是在外地对于韦琳的父母来说,带小韦琳看病是家里的头等大事,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我在二年级到六年级每个月都来广州市。来广州便是开刀。”多次视网膜脱离让韦琳的父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实质看待独女韦琳的病况。
最开始,韦琳的父母都是会守候闺女看病,而广东省自2017年2月1日起,逐渐实施《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要求规定公共场合的管理人员对带上导盲犬的眼力伤残人给予无阻碍服务项目。无阻碍搭车服务项目给视障人群的交通出行和工作方式给予了更多的很有可能。
然而,在2017年广州开放申请导盲犬,但当时首批导盲犬还没毕业,就有4200余人已提交了申请。当时全省70多万的视障人士,却只有3条正式服役的导盲犬,导盲犬缺口非常巨大。韦琳等了两年终于申请到导盲犬,也就是现在陪伴着她的Alan。
拥有Alan,无论正常的走动或是左右室内楼梯,都给到了韦琳极大的归属感,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统计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视障人群约有1731数万人。做为视障人群中的一员,韦琳带上导盲犬独自一人交通出行,已经并不是她的第一次试着。
作为正常的普通人,我们如果在公共交通上看到导盲犬和失明人士,记得千万不要随意去触碰和调侃甚至喂食,不打扰就是最好的支持帮助。
失明后,找工作异常困难,虽然已经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这还是让韦琳十分焦虑,最终,她找到了一份在广州的工作,从公益组织的实习生做起,学习咖啡技艺,逐渐成为公益机构的执行者。
韦琳仍在为修复光辉而勤奋,韦琳在现在已经去过了深圳市、珠海市、上海市、成都市这种大城市。一个人带上一只狗踏入动车高铁,已经成为了她的生活习惯。尽管全过程很苦,可是拥有导盲犬Alan的陪同及其在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员贴心的照料,也让她觉得十分的贴心。
前面的路还有很远,但只要有你陪伴,就很好。
相关阅读:
献给导盲犬:承担不被理解之苦,用一生溫暖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