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语言
狗狗常用语之警戒吠叫
概念
警戒吠叫是狗狗的本能之一,人类的先祖之所以会驯化狗狗,可能就是它们具备发现威胁并发出警告的能力。当狗狗觉得周围有潜在危险的时候,它们便会通过警戒吠叫来通知群体里的其他成员。警戒吠叫在狗狗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当它们感受到危险并希望告诉主人的时候便会采用这种方式。
声音类型
警戒吠叫通常只有一声短促尖锐的吠叫,但是如果主人长期忽略狗狗的警戒吠叫,它会非常挫折且愤怒,为了让主人明白“危险来临”的紧迫状况,狗狗会开始不停地吠叫,出现吠叫问题。
处理方式
当狗狗发出警戒吠叫的时候是想向主人表达“有危险”的意思,所以主人一定要让它感受到“我已经知道了,我会负责对付危险”。
具体的方法是当狗狗听到外部有声音,发出警戒吠叫的时候,主人安静地起身,不要看狗,也不对它说话、然后走到狗狗前方,挡在它和外部声源之间,背对着狗狗,呈现无威胁姿态。此时,主人的双手要放在身体两侧,但掌心应朝向身后的狗狗,让狗狗看到你的掌心,双手不要往狗狗的方向推过去而形成威胁,只需要让狗狗看到掌心。主人要一直冷静地站在狗狗前方,直到狗狗冷静下来或往别的方向走过去。其实只要你做出“我会负责”的姿态,狗狗很快就会离开。
当狗狗逐渐适应了上述的方式后,主人只需要做出“亮出掌心”的手势就能够让狗狗懂得你要表达的意思,不用再走到狗狗前方。
狗狗常用语之恐惧吠叫。
概念
狗狗跟人类一样会有害怕的事物,当狗狗感到恐惧,压力感升高,强烈情绪通常会通过嘴巴来表现,
也就是狗狗的恐惧吠叫。
声音模式
恐惧吠叫是高音频,长串连续吠叫,近似狗狗开心时的吠叫声,但可以清楚听到叫声中的焦虑,有时恐惧吠叫会以嚎叫结尾,如同幼犬呼唤母亲想要得到帮助一样。
行为模式
由于狗狗处于高度紧迫的状态,所以此时它们一直动来动去,无法静止,但动作与兴奋吠叫时不同,狗狗会坐立难安,来回徘徊,寻找逃离的出口。此外,狗狗也会开始咬东西,咬或舔舐自己。如果狗狗长期处于恐惧的状态,巨大的压力会让它彻底无感,完全不接受外界的讯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习得无助”。
需要注意的是,主人永远不要去处罚一只处于恐惧状态中的狗狗,这只会让狗狗更加恐惧,但在现实生活中,恐惧吠叫恰恰是狗狗最常被处罚的一种行为。
恐惧类型
这通常是狗狗的自然反应,如果主人允许狗狗自己去探索了解周边的环境和情景,它们通常能够自己化解这种不安的情绪。
焦虑:如果狗狗不敢上前探查,主人可以冷静地走到让它感到恐惧的事物,触碰一下该物品,让狗狗知道没有危险。
吓跳:狗狗的吓跳行为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自然反应,我们人类同样也会如此,此时主人只需要保持冷静,不要做出过度关注的行为,狗狗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害怕:狗狗害怕时会表现出安定讯号,但是当恐惧的程度超出狗狗能够承受的极限时,它就会停止做出安定讯号,并开始准备逃离。此时主人必须要将狗狗带离让它害怕的情景。
极度恐惧:狗狗不再出现安定讯号,而是表现出自卫行为,如吠叫、低吼以及恐咬,此时狗狗已经处于极度害怕的状态,主人必须要带狗狗离开。
恐慌:恐慌的狗狗几乎已经丧失了理性,完全无法接受外界的任何讯号,会攻击任何最接近的人事物。此时对狗狗大声呵责只会使状况更加恶化,唯一的方法就是带狗狗离开。
狗狗恐惧的原因
狗狗的恐惧不是天生的,它是透过经验和联想学习得来的,它所恐惧的人事物基本都取决于它之前的经验和经历、它的心理状态以及面对困难的抗挫折能力,所以恐惧也可以通过学习消失,但是会非常困难,因为会受到环境、年龄以及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狗狗恐惧的情景包括:被独自留在家中、车内、围栏内等地方;突如其来的巨响;来自儿童或其他人的威胁动作,或被其他狗攻击;周遭环境出现愤怒或攻击事件和被人紧紧限制住身体活动,丧失活动的自由。
预防方式
防止狗狗出现恐惧吠叫的核心就是避免让狗狗处于害怕的状态,虽然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无法做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做法来改善狗狗的状况,比如不表现出具备威胁性的行为;允许狗狗和其他狗狗社交,让它有能力与其他狗狗相处;在狗狗逐步学会独处之前,不要留它独处,也不要强迫狗狗进入可能令它无法面对的情景;从幼犬期就开始教导狗狗面对各种人事物的能力,让狗狗逐步学习面对人、其它狗、声音及事物。每次多增加一点点刺激,但不要超过它能承受的范围和允许狗狗依照它的进度探索世界,保持好奇心,让狗狗能够嗅闻、检视周遭的一切等。
处理方式
当狗狗出现恐惧吠叫的时候,主人需要尽量协助它们脱离恐惧的情景。当狗狗对某个事物表现出害怕的时候、主人可以走过去挡在它与使它害怕的事物之间,这个动作在狗狗的语言里代表你会接受处理整个状况,狗狗非常了解这个动作的意思。主人也可以选择带狗狗从当时让它们感到恐惧的情境中脱身,改变行进方向,这样就不会正面迎上对方,也能够让狗狗自己脱离让它恐惧的情境。
如果狗狗害怕进入某个房间(或者不敢走出房间),让它走到门口观察,如果它不想往前走一步,就转身让它离开。几秒之后再尝试一次,如果狗狗依然不敢进去或出去,重复上述步骤。这样狗狗就能够知道那里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也没有人强迫它做什么,如果它们感到不适可以随时逃离那里。
如果狗狗害怕某些人,它必须拥有决定是否上前打招呼的权力,不要设法鼓励狗狗来到你的身边。让狗狗自己决定,如果你强迫狗狗接近你,只会加剧它的恐惧,让问题变本加厉,甚至可能造成狗狗的极度害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弥补这种创伤。
错误的处理方式
主人一定要知道狗狗是通过关联学习一切的,这是造成狗狗出现恐惧的原因,也是帮助狗狗摆脱恐惧的核心。
首先,主人应该明白当狗狗恐惧时,把它关进笼子里或者某个房间内并不会有什么帮助,反而可能会加剧狗狗的恐惧。
其次,对狗狗喷水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止狗狗的恐惧吠叫同样也不会有效果,相反恐惧吠叫的问题甚至会变得更加严重。如果吠叫因为这种方式停止,那么狗狗一定会通过其他方式来释放恐惧带给它的压力,而这些方式对狗狗或者周围的环境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最后,安抚同样是不该使用的方法,这可能让狗狗视为对吠叫行为的奖励,不仅无助于缓解恐惧,反而会增加吠叫问题的发生频率。
狗狗常用语之防卫吠叫
概念
当狗狗觉得自己处于必须防御来保护自己及家人的情况时,它就会变得不确定、害怕又紧迫,此时就会出现防御吠叫。防御吠叫一定会带有某种程度的恐惧,狗狗害怕无力面对、害怕威胁,或者害怕失去某样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因为觉得有必须自卫的理由,才会进入防御模式。
防御吠叫是最容易被误解的类型,比如有人说防卫吠叫与攻击行为有关,也有人说防卫吠叫是表示地位高的标志,但是这些理解都是错误的。首先,防卫吠叫并不是攻击行为的表达方式,狗狗发怒时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吠叫也和地位完全无关。
声音模式
防卫吠叫的声音一般为低吼以及短吠,比如“吼——吼——汪汪,吼——吼——汪汪”
行为模式
因为防卫吠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吓走对方,所以会伴有突然前冲的行为,起到惊吓的作用。此外,狗狗还会出现各种防御行为,如可能会设法逃走、露齿、低吼、前冲扑跳、空咬及吠叫。当这些方式都无法起到效果的时候,狗狗就会出现真正的攻击性行为。
预防方式
主人首先必须理解,任何狗狗都可能在某些情境下出现自卫行为,因为所有生物都会为了生存而战,如果狗狗没有这种能力肯定已经被大自然所淘汰,而保护自己、后代、领地和食物的能力是一种基本生存策略,不能因为我们不喜欢就无视它。所以预防防卫吠叫的办法就是不让狗狗觉得自己需要进行防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良好守则。
为了避免让狗狗进人觉得必须自卫的情境,主人必须特别留意自己的行为,不能威胁狗狗或令狗狗害怕,主人也必须保护狗狗,不让邻居、儿童或其他人接近它,造成它觉得需要自卫。这是我们身为主人必须负的责任。
类似把狗狗拴在门口附近、栅栏门或者店门外,放它独自在花园或阳台上,把狗狗睡觉的位置安排在大门旁边,把狗狗关在笼子内,犬舍或车里等行为都是主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避免的。
处理方式
如果某个情况开始让狗狗感到不自在,在它变得焦虑不安或出现防御之前,我们可以介人并采取行动,这样狗狗就不必负责处理情况。
主人可以挡在狗狗和令它反应的食物之间,分开双方。介入两者之间的动作让你从狗狗手里承担起处理情况的责任,让狗狗不需要自己进行防御。或是利用毯子、外套、倾倒的桌子或手边找得到任何东西,作为人为屏障;如果主人本身就是令狗感到害怕的人,那么主人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再表现怒气和攻击行为;如果有人或狗笔直朝着你们走来而使狗狗出现反应,经过对方时稍微带着狗狗绕半个圈,改变一点方向即已足够。
如果狗狗已经进入防御模式,我们其实已经错过了狗狗开始感受到威胁的早期警示讯号,这类最早出现的讯号若不是安定讯号,就是压力症状。如果我们对这些讯号视若无睹,狗狗将出现更强烈的讯号或者症状,直到它进入防御模式,开始空咬、低吼、前扑、吠叫。所以主人一定要学习辨认那些早期讯号,才能尽早把狗狗带离问题情境,避免情况加剧到变成直接防御。
系统化脱敏
系统化减敏是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防御吠叫的问题。
并行散步法:如果狗狗害怕其他狗或人,不管只害怕小孩或男人、或害怕所有人,几乎都可以从并行散步开始做。
主人可以找一位养狗的朋友帮办,首先各自牵着狗狗并排散步,间隔着必要距离,从五公尺至三百公尺不等。中间利用屏障,可以利用几个人隔在中间或任何可取得的物件。
然后放慢行走速度,给狗狗时间放松,也让它想想当下是什么情况。练习十至十五分钟就足够了,因为狗狗必须一直思考,这个练习会让它们非常累。
改变联想法:当狗狗能从一段距离外注视某物时我们应该称赞它,如果我们让狗狗注视该事物时产生好的联想,就能改变狗狗过往的不良反应。只要我们正确地执行这项训练,几乎很快就会出现神奇的效果。允许狗狗注视令它感到不安的事物,狗狗不该注视你_这么做没教会它任何事。禁止狗狗注视让它不安的事物可能让问题变得更糟,因为狗狗受到禁止,无法留意那个令它反应的事物。
练习时,务必确定保持牵绳的放松。为了保险起见,请使用胸背带,这样才不会因为狗狗几乎被勒得没气而产生不良联想。
停止手势法:停止手势是共通的语言,任何哺乳动物不需学习就能理解。狗狗天生就是看重视觉的动物、对于视觉刺激会出现较快速精确的反应。环境里只要一出现移动,身为猎手的狗狗早已蓄势待发,在体内产生较多的压力荷尔蒙,迅速传至肌肉,准备好随时行动。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移动刺激,来自于人、交通、事物等,因此我们的狗狗每天的压力荷尔蒙都超量分泌。对于许多狗狗而言,这个普遍的慢性压力太大了,因此很多时候都会有紧迫的狗狗。我们可以协助狗狗,尽可能减少它们的压力,在出现移动刺激或某事发生之前,先给予狗狗清楚明白的视觉讯息。如此一来,狗狗知道自己不必防御、奔跑或追逐,主人会负起责任,它只要放轻松就好。
遇到任何可能让狗狗预期有事情发生的情境,如果我们都能先给予停止手势,就不会让狗狗产生毫无必要的压力。换而言之,我们可以在许多日常情境使用这个手势,协助狗狗明白状况。狗狗对视觉刺激非常敏感,相较于听觉刺激,它们更能迅速理解视觉刺激,我们将因此获得迅速有效的反应,家里也较为平和。使用停止手势不会让我们看来具有攻击性或者挑衅意味,所以也不会让狗狗产生不良联想或者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