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五大情绪,我们应该懂得!
狗狗的情绪多种多样,因为犬种和生活环境上有着差异,这个需要犬主根据相处的过程来进行判断,但是有些最主要的、最共通的会对狗的行为影响最大的情绪,我们来探讨下:
嘟嘟和我手牵手
一、焦虑
我们都应该遇到过分离焦虑,很多对于主人依赖性强的犬种,会根据一些经历判断出主人将要出门,焦虑的情绪就会产生出来,常见的表现是在主人离开后嚎叫、啃咬家具、啃咬带有主人气味的物品、乱排泄等行为来排遣焦虑的情绪所带来的压力。因为它们不是人,没有时间概念,会以为主人遗弃它或者不回来了,从而为这事情产生焦虑。
二、恐惧
恐惧是任何微生物最初的情绪。专业解读为:由杏仁体起着关键的功效,寻找可怕的历经,并发生反映。与此同时,下丘脑垂体的后侧把信息传递到别的激素造成的构造上,例如肾上腺素,造成“进攻或是躲避”的肾上腺素激素。(摘录知道乎)
狗狗的恐惧行为表现为突然警觉,僵硬不动,非常紧张的时候会绷直身体、瑟瑟发抖、双目圆睁、龇牙咧嘴、呼吸急促。这是对于一些难以判断出由来的事物而产生的反应。
恐惧其实是一种快速对于事物或者事件判断的能力,有研究表明,狗在最初的六个月内所经历的事物和事件,会对后期的判断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之前遇到过,被吓到了;或者是之前没有出现过,搞不清楚这是什么。
狗对于恐惧的反应是取决于之前它发现哪种方式更有效。有的狗会僵硬在当场,有的会直接逃走,还有的会产生攻击。实际上,很多狗的攻击是恐惧所造成的,是狗非常“强大”的负面能量。
恐惧也是狗学习的一种诱因。比如被某个物体惊吓到了,之后看到这种物体或者相似的物体就会因为之前的经历而产生恐惧。
恐惧和焦虑很多行为方式是相似的,我们应该合理去判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排除之前有没有让它恐惧的事物发生,如果没有,那就是焦虑的表现
三、愤怒
愤怒也是会导致狗开展进攻的情绪之一。可是愤怒和恐惧在身体语言中或是有着较突出的差别的。
恐惧是狗大脑判断潜在的威胁已经不在自己掌控之内了;愤怒是它判断这个事物通过自己可以搞定。恐惧的行为表现为嘴巴后缩,两耳侧耷,总是想逃离现场;愤怒是身体绷直、直视和迎向威胁。
愤怒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至关重要,为了生存对于入侵自己领地或者争夺食物的行为,必然会因为愤怒产生对抗的。虽然现在狗做为宠物进入家庭,不会因为生存问题而担忧,但是其基因中还是会存在这一情绪。所以犬主在幼犬训练的时候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不能让它因愤怒产生攻击得到满足,久而久之狗狗自然会学着用这个方式来解决问题,成年之后不好控制,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不安定因素。
针对引起狗狗攻击性行为的情绪,除开恐惧和愤怒,也有捕猎等其它众多要素,只有有目的性的开展观查分辨再开展处理,可是以上二种是犬主在狗狗幼狗期可以自行处理的。幼狗期,应对陌生人的自然环境和事情,他们会尝试各种各样方式 来解决,而一旦第一次付诸行动后具有来实际效果,获得了奖赏,它将来便会选用这一次的办法了。例如根据乱叫驱逐侵略者,之后就很喜欢乱叫;根据进攻得到食材和小玩具,之后就非常容易进攻等。
有研究表明,狗狗所产生的压力才是引发这一系列行为的根源,作为犬主,我们应该能识别其压力,带领狗狗正确面对压力,帮助它更好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城市养狗不易,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的毛孩子。
四、满足感
现代科学家坚信狗狗是能体会幸福快乐的情绪,当它幸福、快乐时,身体会放松,面部会舒展,身体从肩部到尾部摇摆着。之前也说过摇尾巴不一定代表亲近,所以这中间还是有很多不明确的表现,只能靠犬主通过长期的相处认真的观察来判定。
五、爱(依赖)
由于狗狗终究并不是人们,可是许多犬主下意识用“爱”来表明,假如要精确的界定,应当称之为“依赖”会更适合一些。
因为没有任何研究表明狗狗和犬主之间的情感是“爱”,更多的是很多犬主在幼犬带回来的时候给于来养育和照顾,因为在自然界中幼犬对于母犬的“依恋”是生存的至高法则,母犬保护和养育幼犬,幼犬从母犬身上学习相关技能,从而狗狗对于犬主产生了“依恋”。
还有研究表明,狗狗爱的产生来源于“催产素”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在母犬喂养幼犬的时候会产生,也证实了,狗狗与人类有好接触的时候也会分泌这种荷尔蒙,比如抚摸和轻拍狗狗的身体,其体内产生的这一荷尔蒙是平时的5倍,而安多芬和多巴胺也高达平时的2倍。人在这种接触下面,也同样有这种效果。
诸位犬主,大家需要根据日常的共处,多掌握狗狗的情绪,便于能更快的分辨自身狗狗存在的不足,进行恰当的指南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