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狗狗交配随处可见,却很少见猫交配,而人类又有何不同呢?
大家可能见过这样的场景,两条狗子在大街上连在一起怎么也分不开,而且往往时间长达半个小时。这个时候大家可千万别多管闲事去帮它们分开,因为这是狗子在交配,而狗子交配时是会闭锁的,就像榫卯结构一样,连上就分不开,连狗子自己都无法分开,强行分开会使两条狗都受到一定的伤害,等到交配结束了,自然就可以分开了。
那么相对来讲大家应该比较少见到猫的的交配,只是经常会在晚上听到母猫在“哭”,其实这就是猫在交配,而且猫的交配一般会在较隐蔽的地方,时间也非常短,所以相对来讲更少被人们发现。
那么狗子和猫为什么一个交配大张旗鼓而且时间长一个偷偷摸摸而且时间短呢?
其实,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都是同一个祖先——生活在森林里的食肉动物细齿兽,也叫古猫兽。古猫兽大概是生活在距今5000万年前,体型较小,根据化石判断略小于现在家养的狗,非常擅长攀爬。相对于同时期的动物而言,古猫兽脑部是比较发达的,这也是他们能够在危险重重的远古时期存活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古猫兽也不算完全的食肉动物,食物稀少的时候也会吃一些素,增加了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后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一些生活在森林边缘的古猫和动物试图走出森林,走向草原,这相当于选择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也标志着一个新物种的诞生,它们已经成为狗的祖先。留在森林里的古猫和动物已经成为猫的祖先。
离开森林的古猫兽来到了广阔的草原,这里一望无际,甚至很难找到一个隐藏的地方。虽然这里有成群结队的食草动物,但它们都很大,跑得很快,不容易捕食。刚来到草原的古猫兽似乎很不舒服,但为了生存,聪明的古猫兽选择了结盟。他们开始集体生活,面对更强大的食肉动物更安全,他们可以集体合作,大大提高了捕食的成功率。后来,它们逐渐演变成狼和鬣狗……
另外一边,留在森林里的古猫兽继续单独生存,因为森林里可以用来隐蔽的地方很多,而群体生活目标太大根本捕食不到猎物。它们进化出了更强的爆发力,更强壮的体格,单兵作战能力爆棚,捕猎成功率极高,它们后来变成老虎,豹子,猫……
而群体生活和单体生活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也决定了它们完全不同的交配策略。
众所周知,对动物来说,最危险的时刻是睡眠和交配。犬科动物选择群体生活,无论是睡觉还是交配,都相对安全。毕竟,他们周围有很多同伴来保护自己。
群体生活很容易产生多夫多妻制制度,即任何男性或雌性都可能与多个异性交配。因此,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占用雌性的时间,使遗传物质能够充分释放,这可以大大增加后代的可能性。这样,犬科动物进化出交配闭锁行为,习惯于在同胞面前交配,使其相对开放。被人类收养后,它们仍然没有改变以前的习惯。
而生活在森林里的猫科动物由于是单兵作战,没有同伴的把守下,交配是非常危险的活动。为了安全起见,它们会选择比较隐蔽的地方,而且速度也会更快,通常只有几秒钟,这样受孕几率自然会降低,不过好在它们会通过次数来弥补这一缺陷,比如狮子老虎一天可以交配超过十次。
那么人类和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相对而言,人类的祖先猿实际上和犬科动物一样生活在一起。但最终没有进化出和狗一样的策略。人类选择在隐藏的地方偷偷羞愧,这更像猫。
关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隐藏交配的原因有很多说法,人类学家BEN Mocha观点是:男人想阻止其他男人看到他们的女伴侣性觉醒,他认为这可能会刺激其他男人,让他们试图接近他们的伴侣,所以隐藏让男人可以保持控制伴侣,仍然可以继续合作,减少争夺女伴侣的冲突。
也有观点表示性是一种资源,隐蔽的性行为可以对这种资源加以保护,资源的争夺最严重的可以引起战争,而隐蔽后也许可以避免或减少同类的竞争和嫉妒,所以,其实质是对资源的保护,如同动物护食。
综上所述,根本原因可能是保护自己的资源,减少类似的竞争,避免不必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