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猫的行为方式会遗传
最新研究表明:猫的行为方式会遗传
芬兰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猫的行为方式不同,近一半的这些差异是遗传的。
赫尔辛基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5726只猫的信息,结果发现五个不同领域的品种间行为存在差异:活动水平,与人类的社交能力,羞怯,侵略性和陈规定型行为。
在研究中留意到较大的差异叫“最呆板的陈要求型个人行为”。
总裁研究员韩雷斯·罗海(Hannes Lohi)说:“陈要求型的方式在猫的性命初期及其以后遭受众多环境要素的危害,这可以表述观查到的差异。”
研究人员表示,无论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如何,遗传力估计在猫品种之间非常相似。
研究员在2019年3月公布了线上猫科个人行为和人格特质问卷调查。目地是最后搜集最少20000只猫的信息内容。
5726个样版包含40个品种(依据国际性猫研究会的数据信息,现阶段猫一共有71个品种),在其中一些务必分类,最后产生19个品种和品种群。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 》杂志上。
英国短毛猫与人的接触减少的概率最高,而科拉特猫概率最低。 土耳其梵猫最有可能对人表现出侵略性。 俄罗斯蓝猫对陌生人的羞怯概率最高,而缅甸猫的概率最低。
柯尼斯卷毛猫,科拉特猫(泰国的银猫)和孟加拉豹猫是最活泼的品种,而英国短毛猫是最不活跃的品种。 俄罗斯蓝猫最有可能对奇特物件呈现出腼腆。
研究工作人员写到:“家猫与一般的纯种猫对比,中等水平活跃性,对人和别的猫都十分具备侵略性,对奇特物件和别人觉得羞涩。”
罗海及其同事表示,行为差异有许多解释。 有可能行为已经在猫的繁殖中获得选择,但行为特征也可以与一些其他选择的基因有关,例如毛皮或眼睛颜色的基因。
博士研究生琪亚·索罗门(Milla Salonen)说:“猫品种早已从本地的地区物种中繁育出去,他们在遗传上类似。因而,因为一同的遗传基因,来源于同一地域的猫的品种的个人行为很有可能彼此之间类似。”
研究工作人员表明,她们的分析表明,猫的全部个人行为特点全是轻中度或相对高度可遗传的。猫的性格要素,例如性格外向性,害怕性和攻击能力是由表型和遗传有关的特点构成。
研究人员总结说,使用个性作为主要选择标准的育种计划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行为,从而改善猫的福利。
- 柯尼斯卷毛猫 Cornish Rex
- 别名:帝王猫,柯尼斯猫,康沃耳帝王猫
- 体型:中型
- 体重:3.5-7KG
- 产地:英国
- 毛长:短毛
- 寿命:10-15岁
- 价格: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