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媒体 > 全懵奶爸 > 初二男生要养狗,权威型和滋养型父母做法有何不同

初二男生要养狗,权威型和滋养型父母做法有何不同

 
作者:全懵奶爸

王金现

01

“俺孩子读初二了,非要买只狗养。我觉得家里空间小,不适合养。另外,他上学去后,就没人照顾狗了。卫生及照顾狗方面有很多麻烦,我就一直没有给他买。他就天天跟我闹。我想满足他的愿望,又很矛盾,该怎么办?”

在公益心理咨询群里,一个家长向我提出这个问题。

从表面上看,父母内心的矛盾在于,他们既想照顾孩子,又担心增加麻烦。

如果是这样的话,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只有三种选择:1。不想麻烦,不能养狗;2.养狗是为了满足孩子,解决麻烦。3.养狗没有麻烦。选项3。我觉得很美,但是不存在,哈哈。

我想,理智上,家长是知道这些选项的。但为什么操作起来很难呢?原因在于,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到问题。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观念、指导思想,才是根本。在养狗的问题上,其实反映着不同类型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思想观念。正是这些观念,影响着他们对待孩子养狗的态度和行为。

初二男生要养狗,权威型和滋养型父母做法有何不同

02

群里有个伙伴出主意:

我想你可以从朋友家借一条狗,让她试着照顾它几天。因为狗必须负责买,不可能把它扔掉一段时间,因为她想这么吵,你最好让她试试,给她规定每天散步,然后铲粪便,让她知道养狗不是那么简单。

为了方便说明权威型父母的特点,我们不妨就此位伙伴出的主意,往深处演绎一下。

养狗没那么简单。这句简单的话似乎隐藏着一些判断:孩子在做错或不可能的事。孩子解决不了麻烦。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教训让孩子们理解这些真相。让孩子们从挫折的经历中意识到养狗的愿望是无法满足的;我不能承担养狗的责任。

也许再严重些,孩子会意识到:我不行。

当然,这种解释有点夸张。我们的目的是看看权威父母如何抚养孩子。

初二男生要养狗,权威型和滋养型父母做法有何不同

03

所谓权威父母,就是站在权力的制高点,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的标准语言是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

首先,他们掌握着孩子必需的资源。“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其次,他们掌握了真理。我是对的。

第三,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们能得到最好的。

第四,他们不认为孩子跟父母是平等的,孩子是需要尊重的。

然后,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无非是以下几种:一是直接要求或命令,即控制。二是讲道理,说服人间接操控。第三,孩子摔倒后承认失误。

可以看出,权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主导和控制的。而不是平等和尊重。这必然会让孩子们感到沮丧、不舒服和对自己不好。

权威型的父母,势必造就压抑而反叛的孩子。或者是产生心理疾病的孩子。

当然,大多数父母只有一些权威特征,不一定是标准的权威特征。这篇文章只是很容易理解它的特点。

初二男生要养狗,权威型和滋养型父母做法有何不同

04

父母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方案。她说:孩子养狗已经很久了。即使开学,也不会有好心情学习。

确实,孩子在总想要争夺一些属于自己的权力。

我们必须给孩子适当的尊重。和孩子平等相处。

沉默。

之后,提问的家长回答说:我意识到这是因为我害怕麻烦,不想照顾狗,所以我不想让我的孩子抚养它。我现在认为我应该给他买,然后陪他解决以后的问题。

她说:“作为父母,不就是应该去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吗?如果不能为孩子担当些什么,孩子凭什么叫你爸爸妈妈?在养狗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陪伴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成长的过程,只是要看做父母的,愿不愿意为了孩子的成长多付出些什么了。”

可此可见,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具体变更内容,她分享如下:

1、作为父母,要有责任。

之所以不想让孩子养狗,是因为我自己怕麻烦,不想承担孩子开学之后照顾狗的责任。刚放假时,孩子已经明确表示,把狗抱回来有两个月的时间他可以调教,而且养在自己的屋里,保证不让我感到脏。我以各种理由拒绝,现在想来我太残忍了。“做父母的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养孩子?”现在,我明白,养孩子是要担当责任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拥有的资源,帮助孩子实现愿望。

2、陪伴孩子成长,邀请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在养狗的过程中确实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但这不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好机会吗?在这个过程中,邀请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父母也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勇气、信心和责任来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会接受现实,而不会挫败自己。

3、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欲望,这也是孩子长大后与父母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我们只考虑自己,孩子感受不到我们的爱。在你心里,你不尊重和平等地对待你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05

父母养育孩子的功能在于滋养孩子。就像花草中的阳光、雨露、空气,闰物沉默。这就是滋养父母。

滋养型父母,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对待孩子。以共同成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一是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孩子实现愿望。他们说:孩子,你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当条件或资源有限时,他们和孩子一起面对现实,帮助孩子学会接受事物的局限性。他们说:我们不是万能的。

三是,把错误当作成长的机会。他们不会说“你错了,你不能怎样怎样”。而是说“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养狗的卫生怎么解决。”

滋养型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会让孩子感到舒心、愉悦,体验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快乐与自豪。

初二男生要养狗,权威型和滋养型父母做法有何不同

06

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并不打算成为权威的父母。只是条件不允许,情况被迫。例如,狗的房间很小。然而,至少,你可以放松你的想法,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要求和愿望,即使你不能帮助孩子实现他们的愿望,你也可以让孩子感到关心和被爱。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营养父母都能满足孩子的愿望。但共同面对现实,合理满足。

所以,如果是接近权威型的父母,最重要的是改变一下自己在养育孩子方面的观念。各位父母会是什么意见呢,欢迎留言探讨。

相关推荐
土狗的崽子都被送走,最后剩下的那只走哪儿它跟哪儿,生怕弄丢了
土狗的崽子都被送走,最后剩下的那只走哪儿它跟哪儿,生怕弄丢了

在农村很多人家都会养一只土狗来看家护院,而且它们一般都是处于散养的状态,并且基本没有被绝育,这就导致它们可能一年要生下两窝崽子。不像品种犬生下的崽子很多人抢着要,土狗的孩子多半是送人,甚至连送都不那么容易的。

养儿能防老?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不如养一条狗
养儿能防老?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不如养一条狗

“养儿能防老”这句话,现在看起来可没那么靠谱了。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有两个故事让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上海老医生的“最后心愿”这位老医生,一辈子都在为子女打算,从吃的穿的到上学读书,什么都不缺。

盘点10种对孩子最友善的狗狗,家里有孩子的一定不要错过!
盘点10种对孩子最友善的狗狗,家里有孩子的一定不要错过!

小它步入宠物行业也有些岁月了眼睁睁看着自己从一青年变到开始有一点点小肚子,高度近视的宅男(灾难)但是养狗的人们在近几年开始变多有越来越多的爸爸们开始准备给自己的宝宝找一个小伙伴所以在这里 小它给大家整理出10种对孩子最友善的狗狗top...

如何让你家的狗狗和孩子和谐相处
如何让你家的狗狗和孩子和谐相处

小狗和孩子一起玩球,这个非常和谐的画面你也想拥有?我们来教你。在《儿科研究》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拥有狗的家庭中3至5岁的儿童比没有宠物犬的家庭中相同年龄的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要低30%。

如果你家金毛犬,对你做这5点,其实是把你当成它的孩子了
如果你家金毛犬,对你做这5点,其实是把你当成它的孩子了

金毛犬,是非常暖心,好养的犬种,有时候狗狗对我们做的一些行为可能是我们不太了解,今天就来说说金毛犬如果把你当孩子的话,就会对你做下面的几点,不知道你家有没有呢?给你送食物有些狗狗很喜欢给宠主送食物,这其实是狗狗把你当成孩子来养了。

守护孩子,规范宠物监管
守护孩子,规范宠物监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宠物伤人事件的不断增加,这其中尤以孩子为最易受伤害的群体。因此,我们需要强化对宠物的监管,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为什么狗会护食,咬主人
为什么狗会护食,咬主人

在养狗的家庭,经常会出现狗咬人,狗护食的情况。这时候主人会觉得很生气也很疑惑,平时对狗狗悉心照料,为什么还咬自己呢?狗狗的世界很简单,它和人不一样,出现护食或者咬主人多数是因为这个狗没有树立明确的等级制度,它觉得自己比人的级别还要高,所以才会出现护食,攻击人的情况。

萌娃和小狗无障碍“沟通”火了,网友:眼神纯洁,狗也为之动容
萌娃和小狗无障碍“沟通”火了,网友:眼神纯洁,狗也为之动容

萌娃和路边小狗无障碍“沟通”火了,眼神流露出纯洁的感情都说是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但是阿梅还是不太喜欢养狗,阿梅的儿子特别喜欢狗,阿梅觉得养个儿子就比较辛苦了,还要伺候一个狗就根本没这个精力了。

养狗狗的建议
养狗狗的建议

今晚遛狗,碰见一爷爷接孙女放学回家,那女孩看到我家小狗特别喜欢,爷爷就对孙女说,爷爷也给你买一只小狗,孙女说:妈妈不让我养。爷爷又说,我也喜欢小狗,我给你买。听到他两的对话,我对那爷爷说:如果孩子妈妈不喜欢小狗我不建议你养狗...

四只缅因猫聚在婴儿床上,守护自己家小主人,但也可能是像蹭床睡
四只缅因猫聚在婴儿床上,守护自己家小主人,但也可能是像蹭床睡

弃养的原因有很多,家里诞生了新生命是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尽管已经饲养了宠物们很多年,但是很多不负责任的铲屎官总是会选择在孩子诞生之前,放弃继续饲养家中的宠物,因为它们害怕宠物们不能与孩子和谐相处,甚至有时会伤害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