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男生要养狗,权威型和滋养型父母做法有何不同
王金现
01
“俺孩子读初二了,非要买只狗养。我觉得家里空间小,不适合养。另外,他上学去后,就没人照顾狗了。卫生及照顾狗方面有很多麻烦,我就一直没有给他买。他就天天跟我闹。我想满足他的愿望,又很矛盾,该怎么办?”
在公益心理咨询群里,一个家长向我提出这个问题。
从表面上看,父母内心的矛盾在于,他们既想照顾孩子,又担心增加麻烦。
如果是这样的话,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只有三种选择:1。不想麻烦,不能养狗;2.养狗是为了满足孩子,解决麻烦。3.养狗没有麻烦。选项3。我觉得很美,但是不存在,哈哈。
我想,理智上,家长是知道这些选项的。但为什么操作起来很难呢?原因在于,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到问题。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观念、指导思想,才是根本。在养狗的问题上,其实反映着不同类型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思想观念。正是这些观念,影响着他们对待孩子养狗的态度和行为。
02
群里有个伙伴出主意:
我想你可以从朋友家借一条狗,让她试着照顾它几天。因为狗必须负责买,不可能把它扔掉一段时间,因为她想这么吵,你最好让她试试,给她规定每天散步,然后铲粪便,让她知道养狗不是那么简单。
为了方便说明权威型父母的特点,我们不妨就此位伙伴出的主意,往深处演绎一下。
养狗没那么简单。这句简单的话似乎隐藏着一些判断:孩子在做错或不可能的事。孩子解决不了麻烦。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教训让孩子们理解这些真相。让孩子们从挫折的经历中意识到养狗的愿望是无法满足的;我不能承担养狗的责任。
也许再严重些,孩子会意识到:我不行。
当然,这种解释有点夸张。我们的目的是看看权威父母如何抚养孩子。
03
所谓权威父母,就是站在权力的制高点,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的标准语言是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
首先,他们掌握着孩子必需的资源。“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其次,他们掌握了真理。我是对的。
第三,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们能得到最好的。
第四,他们不认为孩子跟父母是平等的,孩子是需要尊重的。
然后,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无非是以下几种:一是直接要求或命令,即控制。二是讲道理,说服人间接操控。第三,孩子摔倒后承认失误。
可以看出,权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主导和控制的。而不是平等和尊重。这必然会让孩子们感到沮丧、不舒服和对自己不好。
权威型的父母,势必造就压抑而反叛的孩子。或者是产生心理疾病的孩子。
当然,大多数父母只有一些权威特征,不一定是标准的权威特征。这篇文章只是很容易理解它的特点。
04
父母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方案。她说:孩子养狗已经很久了。即使开学,也不会有好心情学习。
确实,孩子在总想要争夺一些属于自己的权力。
我们必须给孩子适当的尊重。和孩子平等相处。
沉默。
之后,提问的家长回答说:我意识到这是因为我害怕麻烦,不想照顾狗,所以我不想让我的孩子抚养它。我现在认为我应该给他买,然后陪他解决以后的问题。
她说:“作为父母,不就是应该去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吗?如果不能为孩子担当些什么,孩子凭什么叫你爸爸妈妈?在养狗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陪伴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成长的过程,只是要看做父母的,愿不愿意为了孩子的成长多付出些什么了。”
可此可见,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具体变更内容,她分享如下:
1、作为父母,要有责任。
之所以不想让孩子养狗,是因为我自己怕麻烦,不想承担孩子开学之后照顾狗的责任。刚放假时,孩子已经明确表示,把狗抱回来有两个月的时间他可以调教,而且养在自己的屋里,保证不让我感到脏。我以各种理由拒绝,现在想来我太残忍了。“做父母的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养孩子?”现在,我明白,养孩子是要担当责任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拥有的资源,帮助孩子实现愿望。
2、陪伴孩子成长,邀请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在养狗的过程中确实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但这不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好机会吗?在这个过程中,邀请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父母也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勇气、信心和责任来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会接受现实,而不会挫败自己。
3、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欲望,这也是孩子长大后与父母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我们只考虑自己,孩子感受不到我们的爱。在你心里,你不尊重和平等地对待你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05
父母养育孩子的功能在于滋养孩子。就像花草中的阳光、雨露、空气,闰物沉默。这就是滋养父母。
滋养型父母,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对待孩子。以共同成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一是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孩子实现愿望。他们说:孩子,你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当条件或资源有限时,他们和孩子一起面对现实,帮助孩子学会接受事物的局限性。他们说:我们不是万能的。
三是,把错误当作成长的机会。他们不会说“你错了,你不能怎样怎样”。而是说“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养狗的卫生怎么解决。”
滋养型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会让孩子感到舒心、愉悦,体验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快乐与自豪。
06
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并不打算成为权威的父母。只是条件不允许,情况被迫。例如,狗的房间很小。然而,至少,你可以放松你的想法,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要求和愿望,即使你不能帮助孩子实现他们的愿望,你也可以让孩子感到关心和被爱。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营养父母都能满足孩子的愿望。但共同面对现实,合理满足。
所以,如果是接近权威型的父母,最重要的是改变一下自己在养育孩子方面的观念。各位父母会是什么意见呢,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