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媒体 > 像风 > 养宠物狗的心理学分析

养宠物狗的心理学分析

 
作者:像风

引用流行的段子“我害怕鬼,但鬼未伤我分毫;我不害怕人,但是人把我伤得遍体鳞伤”。在这里我不加分析 和评判,望读者自己去揣摩,以下论点不含功能性犬。如:导盲犬,搜救犬、治疗犬等。

养宠物狗的心理学分析

首先,狗对主人可能会产生强烈的依恋。在半岁到两岁期间,狗养成依恋心理的重要阶段,这段时间谁来饲养、照顾它,谁就可能成为它的同伴和主人。这种依恋类似于婴儿对照顾者的依恋。狗会将主人视为自己的依靠和安全感的来源,表现出忠诚、亲近和追随的行为。

对于主人来说,他们也可能对狗产生依恋情感。有些人将狗视为家庭中的一员,给予它们关爱、照顾和陪伴。这种情感依恋可以带来多种好处,例如缓解孤独感、减轻压力和提供情感支持。

研究发现,神经质的人可能对宠物的依附程度较高,且依附风格偏向焦虑。而外向的人相对来说不太会对宠物产生强烈的依恋。那些焦虑地依附他人的人,可能对自己的宠物也有类似的焦虑依附倾向。

养宠物狗的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养狗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和体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面:

1. 可爱与吸引力

1. 眼神交流:狗在驯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人类进行眼神接触的能力,这在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能让狗知道交流是否针对自己,其眼神接触的动机反映了与主人的依恋水平。并且,驯化改变了狗的面部肌肉解剖结构,使它们拥有可扬起内侧眉毛的肌肉,能睁大眼睛做出楚楚可怜的表情,引发人类的同情心。

2. 婴儿图式(Baby schema):常见的宠物狗具有一些婴儿的面部特征,如头部相对较大、圆脸、高而突出的前额、大眼睛、小鼻子和小嘴巴等,这些特征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唤起积极情感,让人更想照顾和保护它们。而且这种幼态持续可能是宠物对人类产生吸引力的基础,人类不仅对人类婴儿有婴儿图式反应,看到可爱的宠物、卡通人物、毛绒玩具等也会想要亲近。

3. 可爱的编码机制:不同物种的婴儿面孔具有相同的特征,我们对可爱的编码机制不具有物种特异性,这也使得“狗塑”变得合理。此外,人类可以在不和狗互动的情况下根据面孔图片准确地识别狗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表明我们处理狗狗面孔和人类面孔的过程是相似的。

养宠物狗的心理学分析

2. 带来治愈力量

1. 现实养狗:养狗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降低血压、增加户外运动和社交机会、减少孤独感和压力、提高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等。

2. 云养狗:即使没有实际养狗,看到视频中主人与狗狗的互动时,镜像神经元也会帮助体验到主人的快乐。因为婴儿图式本身会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和成瘾系统,让人产生愉悦感。

3. 满足心理需求

1. 被需要的感觉:狗对人的依恋感很强,让人感觉被需要,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价值感。宠物狗对主人的依恋感相比其他宠物往往更高。相对外向的人可能更倾向于喜欢狗,因为狗的强烈依恋能让人感受到密切的联系。

2. 弥补童年缺憾:有些人养宠物是为了疗愈童年的创伤或弥补小时候未被满足的需求。在宠物身上感受到的全然信任和依恋,有助于修复和重建自我。例如,小时候丢失了一个洋娃娃,可能会成为一生的情意结,而养宠物可能成为治愈这种心理创伤的方式之一。

4. 宠物与人际关系:喜欢宠物的人可能更善解人意,人际关系更牢固。例如,研究人员对500名18至26岁的人进行调查,发现那些对宠物有强烈依恋感的人人际关系更牢固。2009年日本麻布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逗弄狗之后,人体内的催产素(一种能引发快乐的神经激素)水平显著增加。

养宠物狗的心理学分析

在这里我引用我老师,国内心理大咖的经典语句:依恋中的亲密关系的缺失或者疏离,才是养狗的心理动机。

需要注意的是,每只狗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养狗的体验也会因个体差异和人与狗之间的互动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时,养狗需要承担责任,包括提供食物、水、住所、关爱和适当的训练等,以确保狗的健康和幸福,以及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

相关推荐
狗狗心理学,看完就毕业
狗狗心理学,看完就毕业

大家好~宠讯社,您一直在寻找的爱宠科普平台。依 恋 心 理人在他乡,留恋故土的心理状态称之为依恋心理。狗狗也有这种心理,狗狗有极强的归家能力,就是狗狗依恋心理的最好例证。日常生活中,狗狗依恋于主人,见到主人总是迅速跑上去,在主人身前身后奔跑跳跃,表现出特殊的亲昵。

狗子一本正经帮主人叼住袋子网友:没有一口饭是白吃的
狗子一本正经帮主人叼住袋子网友:没有一口饭是白吃的

最近,社交媒体上流行了一段视频,画面中一只狗子正一本正经地叼着主人手里的袋子,眼神里带着一股认真,却又透着几分傻乎乎的可爱。你看那狗的神态,仿佛在说:“看,这活儿不难,我可是干得非常专业呢!”身边的网友们似乎都被这一幕给逗乐了,纷纷调侃:“没有一口饭是白吃的。

小狗因思念主人‘学会说话’,忠诚情感引网友热议
小狗因思念主人‘学会说话’,忠诚情感引网友热议

一、事件的起因近日,一则关于“主人出差,小狗气得‘学会说话’”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名叫小杨的网友,因工作原因需要出差一段时间,于是将家中爱犬托付给朋友照顾。没想到,在小杨出差期间,这只小狗竟然因为太过思念主人,而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惊讶的举动。

狗真的可以感受到人类的喜怒哀乐吗?
狗真的可以感受到人类的喜怒哀乐吗?

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关于狗与人类的电影,叫《忠犬八公》。这部电影是根据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故事讲述的是男主人公领养了一只迷失的小狗,小狗在主人公的呵护下长大,主人公每天上班,狗狗就会送主人到车站;

关于猫的13个误解,其中一些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关于猫的13个误解,其中一些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猫是庄严和神秘的,甚至像有些人说的,神话。毫不奇怪,人们总是被他们所吸引,试图解释他们行为的原因。但一些观察结果不如其他的真实,对猫科动物真实本性的解释产生了许多神话。有人可能会说,神话多少是无害的,但在现实中,它们可能会对猫或它们与主人的关系造成真正的伤害。

养过狗的都知道,其实它不笨
养过狗的都知道,其实它不笨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狗可能只是一种被驯化的动物,他们的存在更多地是为了陪伴和娱乐人类。然而,事实上,狗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知道吃喝拉撒”。在日复一日与狗的生活中,逐渐培养出许多深入了解后,养过狗的每一位主人都知道一个共同点:它们不笨。

猫咪如何与我们交流?
猫咪如何与我们交流?

相对于狗因扑面而来的热情受人喜爱,猫则以神秘的情绪化和冷漠而闻名于世,虽然喜欢养猫的人很多,但是大多都觉得他们的猫似乎对是否能与他们交流不感兴趣,猫咪显然更喜欢自己玩耍和发呆,唯一想要和人亲近也只是在它们肚子饿想要吃上食物的时候。

狗对主人的温柔触碰:不只是撒娇,更是情感的深度交流
狗对主人的温柔触碰:不只是撒娇,更是情感的深度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狗狗经常会用前爪轻轻触碰我们,或者用湿润的鼻子轻轻蹭我们,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蕴含着狗狗丰富的情感与需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狗狗这种“温柔触碰”背后的心理世界,感受它们与主人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纽带。

136斤狗狗要主人背,主人试了一下,腰都挺不直了
136斤狗狗要主人背,主人试了一下,腰都挺不直了

如果你养的是一只大狗,建议小时候不要太宠,天天亲亲抱抱举高高,不然它长大以后,还会想要主人这种宠爱,但主人已经承受不住它上百斤的重量了。圣伯纳犬Midas,从小就被主人宠坏了,长大后还老是要主人抱着和背着,但是主人真的有心无力啊!

狗子心理行为分析:狗对你护食说明了什么,事实面前不要欺骗自己
狗子心理行为分析:狗对你护食说明了什么,事实面前不要欺骗自己

许多的狗主人恐怕都遇到过自己所宠爱的狗子会护食吧?当然,狗子护食的情况,都发生在另一生命有可能抢夺其食物时,而这个生命,可能是其同类,也可能是家中的其它宠物,也包括它的主人。而狗子的护食行为,也会表现在保护喜爱的物品,如狗子的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