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寄生虫太可怕了,尤其是这5种,头皮发麻,一定要及时防治
近日,特别是春夏季节宠物健康问题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许多养狗人士对狗狗身上的寄生虫了解甚少,导致宠物健康受到威胁。本文将用科学严谨的数据,全面解析狗身上体内和体外可能存在的寄生虫种类及其危害,并介绍有效的驱虫药物和预防措施。
导语:狗狗是我们忠实的朋友,但它们身上可能存在各种寄生虫,给其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为了保护我们的宠物,了解寄生虫的知识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狗狗常见的寄生虫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上篇)狗狗常见的体外寄生虫1. 跳蚤
跳蚤在显微镜下放大后的样子
特点:跳蚤身体扁平,椭圆形,通常呈深褐色或黑色,体长约1-3mm。它们具有硬壳,后腿非常发达,适合跳跃,因此得名“跳蚤”。跳蚤的口器适合在宿主体表上吸血,头部较小,眼睛简单,触角发达,身体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刺毛,有助于在宿主的毛发中固定 。
害处:跳蚤不仅会给宠物狗带来不适,会导致跳蚤过敏性皮炎,让狗狗瘙痒和皮肤感染,还可能传播一些疾病,如鼠疫、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它们吸血时可能会传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宠物狗感染疾病,跳蚤也是绦虫卵的携带者。
防治方法:
为了预防跳蚤的侵扰,宠物主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定期给宠物狗做驱虫处理,使用含有弗拉纳丁或塞拉菌素的药物喷雾或滴剂,如非泼罗尼、吡虫啉等 。
保持宠物狗的卫生,定期清洁宠物狗的床铺、窝等常去处,避免跳蚤滋生。如果宠物狗已经感染跳蚤,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选择使用驱虫药物、洗浴液等进行治疗,帮助宠物狗清除跳蚤 。
狗狗感染跳蚤的表现:狗狗感染跳蚤后可能会表现出行为不安、皮肤发红、脱毛、严重的皮肤病变,以及牙龈变得苍白等症状。判断狗狗是否感染跳蚤的方法包括观察狗狗是否不停抓挠、扒开毛发观察是否有小红点或跳蚤粪便、使用跳蚤梳梳理毛发看是否有跳蚤掉落 。
2. 蜱虫
特点:蜱虫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有硬蜱和软蜱之分。硬蜱背面有盾板,软蜱没有。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常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常附着在狗狗的皮肤上吸血。蜱虫在不吸血时体形扁平,大小如芝麻粒到米粒,吸饱血后体积可增大数倍,形如黄豆粒。蜱虫通过探测动物的呼吸、体味,或通过感应身体的热量、水分和振动来找到宿主。
吸饱血后体积可增大数倍
害处:直接危害:蜱虫叮咬狗狗后,可能会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莱姆病、巴贝斯虫病、巴尔通体病、埃利希体病、科罗拉多蜱热和兔热病等。
防治方法:
环境处理: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以减少蜱类的滋生,减少或者避免狗狗在草丛中玩耍。
定期检查狗狗身上是否有蜱虫,并及时清除,定期使用市售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塞拉菌素、吡喹酮、非泼罗尼、米尔贝肟、阿苯达唑、吡虫啉、氟雷拉纳等。
蜱的处理:如果发现狗狗身上有蜱虫,应尽快清除蜱虫,并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在处理蜱虫时,应使用镊子或专用工具将其取出,并消毒患处。不要用手直接拔蜱虫,以免留下蜱虫口器或引发感染。如果被蜱虫叮咬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3. 耳螨:
显微镜下放大的耳螨
特点:耳螨是狗狗常见的耳道寄生虫,生活在耳道内,它们属于微小的蛛形纲动物,不是真正的“螨”。耳螨的感染在犬类中非常普遍,它们在犬耳道内爬行、产卵,并以耳道内的表皮残渣和组织液为食。耳螨繁殖能力很强,雌螨可以每天产卵,一次产卵多达40个。耳螨具有高度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甚至通过共享物品如玩具、床铺等间接传播。
害处:瘙痒:耳螨会引起狗狗耳道瘙痒,导致狗狗频繁摇头、抓耳;耳道炎症:耳螨的唾液中含有过敏原,会引起狗狗耳道的过敏反应,导致耳道炎症;耳垢积累:耳螨的活动和排泄物会刺激耳道产生过多的耳垢,形成褐色或黑色的蜡样物质;感染:严重的耳螨感染可能导致耳道感染,甚至影响听力;传播疾病:耳螨虽然不直接传播疾病,但它们引起的耳道炎症和损伤可能为细菌或真菌感染创造条件。
感染耳螨后耳朵内的状态
防治方法: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狗狗的耳道,注意是否有异常的耳垢积累或异味;
清洁耳道:使用专门的宠物耳道清洁液,按照说明书定期清洁狗狗的耳道;
药物治疗:如果确诊为耳螨感染,可以使用兽医推荐的耳螨治疗药物,如含有塞拉菌素、莫西菌素等成分的滴耳液;
环境清洁:保持狗狗生活环境的清洁,定期清洗狗狗的床铺、玩具等,以减少耳螨的滋生;
隔离治疗:对于已经感染耳螨的狗狗,应与其他健康的狗狗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性治疗:在耳螨高发期或狗狗经常接触其他犬只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
增强免疫力:保持狗狗均衡的饮食,增强其免疫力,有助于抵抗耳螨的感染。
4. 蠕形螨:
特点:蠕形螨是一种常见的狗狗皮肤寄生虫,它们主要寄生在犬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尤其是脸部、头部、腹部以及四肢等部位。蠕形螨的体型非常小,通常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新生幼犬通常在哺乳过程中与母犬接触而获得虫体,这是蠕形螨的主要传播途径。
狗感染蠕形螨的状态
害处:蠕形螨会导致疥癣或蠕形螨病,表现为脱毛、皮肤发红、脓疱、皮屑增多、瘙痒等症状。继发感染:蠕形螨感染可能会破坏毛囊,引起皮肤炎症,并可能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同时还可能会影响狗狗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
显微镜下的蠕形螨
防治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伊维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口服或注射。伊维菌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但需要注意剂量和可能的副作用。
药浴:使用具有驱螨效果的宠物香波或双甲脒进行药浴,有助于去除皮肤表面的螨虫。
环境清洁:保持狗狗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定期进行消毒,以减少螨虫的生存环境。
增强免疫力:通过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营养补充,增强狗狗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定期驱虫:即使狗狗没有出现症状,也应定期进行体外驱虫,以预防蠕形螨的感染。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狗狗的反应,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联系兽医。同时,要注意狗狗的饮食和日常护理,以促进皮肤健康和加速康复。
5. 姬螯螨:
显微镜下的姬螯螨
特点:姬螯螨是一种常见的狗身上寄生的螨虫,它们会引起一种名为姬螯螨病的皮肤问题。寄生在皮肤上,引起刺激、皮屑和瘙痒。虽然人类不是自然宿主,但也可能被感染 。姬螯螨体型较大,成虫体长约500微米,宽约350微米。它们具有4对腿,腿的末端有梳子状的刚毛,以及显著的爪状口器。姬螯螨寄生在宠物的皮肤表面,它们在皮肤上移动并吸取宿主的表皮细胞和皮脂为食。
感染姬螯螨后皮屑特别多
害处:1. 皮肤症状:感染姬螯螨的狗狗通常会表现为皮肤瘙痒、皮屑增多、局部脱毛和皮肤发红。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皮肤炎症和感染。2. 传播疾病:虽然姬螯螨本身不传播严重的疾病,但它们可能会成为其他病原体的传播媒介。3. 人类感染:姬螯螨可以暂时性地寄生在人类皮肤上,引起轻微的皮疹和瘙痒,但通常不会在人类身上长期寄生。
防治方法:
定期驱虫:使用兽医推荐的驱虫药物,如含有塞拉菌素、莫西菌素或伊维菌素的产品,定期给狗狗进行体外驱虫。
环境卫生:保持狗狗生活环境的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狗狗的床垫、玩具和梳洗工具。
隔离治疗:如果狗狗确诊为姬螯螨感染,应将其与其他宠物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兽医检查:定期带狗狗去兽医处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寄生虫感染。
个人防护:在处理感染姬螯螨的狗狗时,主人应佩戴手套,并在接触后彻底洗手。
药物治疗:使用外用杀虫药,如石硫合剂、除虫菊酯类药、双甲脒等。对于全身感染的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或注射的抗寄生虫药物。
环境处理:对狗狗生活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使用高温蒸汽清洁器或含有杀螨剂的清洁剂。
持续观察:即使症状消失,也应继续使用药物一段时间,以确保彻底清除螨虫。姬螯螨病的确诊通常需要兽医通过皮肤刮片检查或显微镜检查来确定。治疗期间,主人应遵循兽医的指导,并定期复查以确保螨虫已被彻底清除。
以上5大体外寄生虫,是困扰狗狗健康的“主犯”,你们是否有了清楚的了解呢,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下一篇,我们综合讲讲狗狗体内的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