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喂养 > 玩具贵宾可以和猫一起养吗?

玩具贵宾可以和猫一起养吗?

玩具贵宾犬喂养
提问于 2020-02-29 06:03
我怕猫欺负它。。家里有只7个月大的猫特别爱打架2个月大的玩具贵宾可以和猫一起养吗?会不会被抓伤咬伤
贱卖花心男
有效2020-3-2 1:58
泰迪贵宾狗能和猫可以一起养
让猫猫和狗狗和平相处的方法有:
1、首先应该做内到的就是给予它容们你尽量多的关注,尤其是新的成员刚刚加入进来的时候,主人的关注能化解宠物之间的敌意和争斗。在它们还没有彼此熟悉之前,建议一定要注意看管,比如说有些狗狗会叼着小猫到处跑,为了避免猫猫受到伤害,这时候就应该在不惹怒狗狗的前提下抱着猫猫偷偷躲开。
2、其次,猫猫和狗狗的争斗大部分是因为主人的不合理对待引起的,建议最好给两只宠物平等的关注,不让它们产生嫉妒的心理,瞄星人和汪星人的嫉妒心也是非常可怕的。比如说喂食还有小窝的布置都应该本着公平的原则。
3、再次对于一些可能起争端的方面一定要做好准备,比如说一定要把猫砂放在远离狗狗的地方,避免被狗狗吃下去,还有就是不要把剩饭剩菜放在猫猫可以够得到的地方,避免猫猫在上面吃,狗狗下面看,挑起无谓的争斗。
4、最后,如果猫猫和狗狗还是经常争斗不断,只要是不会影响到双方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议可以听之任之,毕竟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如果猫猫和狗狗的争斗十分的严重的话,建议最好给它们俩划分各自的活动空间,避免争斗的升级。
厌襡
2020-3-1 21:28
第一周家里白天最好有人,或者家里没人时新来的一只暂时关笼子,不是内要虐待他哦,是让另一只可以容安全地近距离熟悉新来的,包括气味啊行为啊,然后在有人看管的情况下让他们接触(最好都打过疫苗,而且第一次打疫苗后7天内最好不带去外面)。总之,初期一定要有人监管,不能把两只单独丢在家。
猫狗越小越容易相处起来,成年的反而不容易彼此接受。这也需要主人的耐心和细心,譬如准备一些他们都感兴趣的玩具,这样可能他们就一起“进攻”玩具而不是攻击对方了。

吕后
2020-3-1 10:24
可以在一起养 要有个适应期。
2020-2-29 7:33
如果猫是母的,也许会激发他的母性,如果是公的就不好说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玩具贵宾犬
玩具贵宾犬 Poodles(Toy)
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女孩求助,自家萨摩耶太安静,网友们纷纷表示,身在福中不知福
女孩求助,自家萨摩耶太安静,网友们纷纷表示,身在福中不知福

对于养狗的铲屎官来说,有一件事情练就了自身强大的意志力,那就是遛狗!说道遛狗,这可是多少铲屎官的心酸史啊,尤其是饲养中大型犬的铲屎官,遛狗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无论炎炎夏日,无论冷冷寒冬,风雨无阻!

狗狗最喜欢的6个方法
狗狗最喜欢的6个方法

1.狗主人的爱抚。主人的爱抚是狗最喜欢的东西。即使没有奖励和美味的食物,也会让它感到非常满意。如果你无事可做,你可以摸狗的身体,这可以让狗知道它们是被爱的,并证明它们在主人心中是非常重要的。 2.跟爱宠一起玩耍没有什么能阻止狗爱玩的天性。

在狗狗眼中,能上床睡觉,意味着这9个意思!
在狗狗眼中,能上床睡觉,意味着这9个意思!

在狗狗眼中,能“上床睡觉”,意味着这9个意思!(1)意味着它是你的“宝贝”狗狗如果可以上床睡觉,那么它会觉得自己就是主人的宝贝,因为主人愿意让它睡在自己的床上,说明主人很疼爱它,在主人的心里,自己也很重要。

狗狗受伤时的处理方法
狗狗受伤时的处理方法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那是很正常的,更何况狗狗本身就是喜欢跑动的动物,所以难免有时候狗狗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受伤。当然有的伤口只是一些小问题,只需要我们自己操作就能够处理好。那么我们就来说一下狗狗受伤时的处理方法。

胆小比特犬被领养后不敢进屋,主人花3个月让它爱上新家
胆小比特犬被领养后不敢进屋,主人花3个月让它爱上新家

除了看不出来是什么犬种的狗,还有一些犬种被大家所讨厌,即使在收容所也不会有人领养,比如比特犬。虽然比特犬的名声不好也没人领养,但主人Karen在收容所里看到比特犬Lillie的第一眼,就被它可怜的眼神俘获。

狗狗晕车怎么办呢?
狗狗晕车怎么办呢?

狗狗为什么会晕车关于狗狗晕车,通常来说晕车在幼犬中比较常见,可能是因为用于平衡的耳朵结构在幼犬中尚未发育完全。而且狗狗警惕性普遍比较高,这种专注的状态也是狗狗晕车的诱因,所以狗狗晕车的现象要比人常见。

在家中治疗狗狗耳朵感染的方法
在家中治疗狗狗耳朵感染的方法

哪些狗狗容易耳朵感染?那些有耷拉耳朵的狗狗,比如金毛、拉布拉多等。它们喜欢玩水、洗澡,但是耷拉的耳朵不能让耳内的空气流通,无法排除湿气,导致细菌和真菌的滋生,引起感染。所以狗狗耳朵感染是非常常见的疾病。

养儿能防老?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不如养一条狗
养儿能防老?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不如养一条狗

“养儿能防老”这句话,现在看起来可没那么靠谱了。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有两个故事让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上海老医生的“最后心愿”这位老医生,一辈子都在为子女打算,从吃的穿的到上学读书,什么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