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媒体 > 超萌二向箔 > 猫咪驱虫常见问题的回答

猫咪驱虫常见问题的回答

 

猫咪驱虫是养猫的人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措施,对猫咪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猫咪驱虫,很多主人都会有许多疑问或者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只有把这些搞明白了,才能正确的进行猫咪驱虫。下面就针对一些猫咪驱虫的常见问题,进行回答。

猫咪驱虫常见问题的回答
猫咪驱虫

Q:要驱的是哪些虫?

A:一般的常规驱虫指的是线虫及绦虫,线虫中最常见的是蛔虫及钩虫。

问:小猫要驱虫多久?

A:小猫28天后可以第一次驱虫,但此时只能驱虫,最好在2个月后驱虫。

Q:多久驱一次虫呢?

A:这取决于猫的活动范围。如果你的爱猫处于完全室内饲养的状态,每6个月到1年可以进行一次普通驱虫,如果你的爱猫可以趴在外面,最好每2~3个月进行一次普通驱虫。原本在室内饲养的猫不小心迷路了,回收的时候应该进行普通的驱虫,新猫引进原来的猫群的时候,除了隔离之外,还应该进行普通的驱虫的母猫在决定配种之前,为了不让虫子延长子孙,最好进行躯虫。

问:驱虫可以同时打预防针吗?

A:打预防针的当下,兽医师都会进行完整的理学检查及粪便检查,若一切正常,精神、食欲也都ok的话,驱虫变成只是一种预防性的投药时,那么这二 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若猫咪于粪便检查中发现有大量虫卵时,兽医师就会考量将此二者分开进行,应该先进行驱虫的部份,于确认寄生虫的感染已缓解时,再进行预防针的接种。当然这些观点仅是个人的建议,不同的状况下会有不同的考量,每个医生或医院都有自己的驱虫计画,还是以家庭医师的建议为主。

问:吃了驱虫药会拉虫子吗?

A:如果肠道中真的有寄生虫的话,投入驱虫药的几天内有可能拉出虫子,有的虫子一直蠕动,有的人死亡,有的人埋在粪便里看不见,有的人被肠道中的消化液消化,看不到完整的虫子。寄生虫感染数量多时,猫有可能吐虫。这种情况最常见于严重的蛔虫感染,但条虫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从猫肛门排出体节,呈变形虫状蠕动,大便表面附着,肛门口附着,这些体节干燥后呈白芝麻状,分散在生活环境中。

Q:如何会感染寄生虫呢?

A:蛔虫感染是小猫吸入感染母猫的牛奶感染的,或者舔感染母猫的粪便感染的,猫的蛔虫感染是被卵污染的食物、饮水、感染者排出的粪便。

钩虫感染主要是食用感染的粪便和其他带虫的宿主(老鼠),偶尔钩虫也会被皮肤感染,但不会被胎盘和乳汁感染。

跳蚤是绦虫的中间宿主,绦虫必须在跳蚤体内发育到某一阶段,才能再感染猫咪,猫咪于跳蚤感染时大多会啃噬皮肤及舔毛,就有可能会将跳蚤食入,如果这只跳蚤身体内刚好也有绦虫的感染时,就会顺利地让猫咪感染绦虫,所以,猫咪感染绦虫时,身上必定会有跳蚤的感染,或者之前曾经感染过跳蚤。也有其它的绦 虫感染是经由猫咪猎食其它小型哺乳类动物而感染的,但这样的病例在台湾非常少见。

问:猫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A:呕吐、呕吐、腹泻、腹胀、腹痛、体重减轻、不胖、咳嗽、罕见的肠道堵塞。

感染钩虫:下痢、黑粪、呕吐、体重减轻、或小猫养不胖、或小猫因为贫血而虚弱及嗜睡。

感染条虫:没有明显的症状,主要是要发现条虫的体节附着在粪便、肛门的毛发上,或者散落在环境中的干燥体节。

问:粪便检查没有发现卵子,需要驱虫吗?

A:粪便检查最常采用的采样方式是利用量体温时沾附在温度计上的粪便来进行显微镜下的检查,所以这样的采样并不能代表确切的真实状态,若有发现虫卵时,表示100%感染的可能,若没发现虫卵,也不代表身体中真的没有寄生虫的感染,所以一般都会采用所谓的常规驱虫,就是不管有无寄生虫的感染,仍进行定期的驱虫计画,这样对于猫咪的健康能有多一层的保护。

问:我的猫没有外出,需要定期驱虫吗?

A:世事无法预料,即使以前投入过驱虫药,也不一定有100%的药效,定期驱虫在弥补这方面的泄漏。另外,你的爱猫总是去美容院吧。总是去美容院吧。隔着纱窗和其他猫交朋友,家里盆栽的土壤有没有感染猫的粪便污染,总是有很多可能性,驱虫是简单、便宜、安全的工作,为了爱猫的健康,还是定期驱虫吧

Q:会传染给人吗?

A:蛔虫:感染猫蛔虫,容易感染人。

钩虫:少见的钩虫品种(braziliense)传染给人类。

绦虫:不会直接传染给人类。

问:你怎么知道猫体内有寄生虫?

A:饲主平时清理猫砂时应注意异状,可能发现这种肉眼可见的内寄生虫,梳理毛发时应注意肛门周围的毛发是否附着变形虫状的条虫体节,清理环境时应注意有白芝麻样的干燥条虫体节,猫身上是否有跳蚤痕迹,黑细砂样的跳蚤排泄物是否出现,黑砂和跳蚤排泄物不能区别时,应注意将发现的黑细砂样品放在沾湿的卫生纸上,跳蚤排泄物颜色逐渐变成红褐色

当猫咪有相关的临床症状时,兽医师就会进行仔细的显微镜粪便检查,或者会直接投与综合驱虫药来排除寄生虫的感染病因。不论您的猫是施打预防针,或者因为胃肠道症状就诊时,兽医师都会进行粪便检查,也只有这样不断地仔细检查及定期驱虫,才能确保您的爱猫不被这类内寄生虫所感染。

相关推荐
养狗需谨慎,驱虫要当心!临床兽医教您如何搞定免疫驱虫
养狗需谨慎,驱虫要当心!临床兽医教您如何搞定免疫驱虫

给狗狗做体内驱虫,要根据狗狗自身情况出发,首先明确驱什么虫?狗狗易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市面上各种品牌的驱虫药怎么选择,还要看驱虫药的驱虫对象,再来选择适合狗狗的,也要注意使用驱虫药的剂量,以及驱虫禁忌。

铲屎官注意了,猫咪常见寄生虫汇总,要牢记
铲屎官注意了,猫咪常见寄生虫汇总,要牢记

驱虫误区很多铲屎官认为,只要猫咪不放养,身上不长跳蚤,就不会感染寄生虫,因此就不需要为猫咪驱虫。其实不然,猫身上的寄生虫有不同种类,且对猫咪的健康存在不同的危害。猫一生中总是有可能在特定的阶段感染体内或体外寄生虫...

你的狗狗有寄生虫吗?以及如何治疗
你的狗狗有寄生虫吗?以及如何治疗

发现你的狗有寄生虫可能会感到非常可怕,但你不必惊慌。寄生虫感染通常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来清除。但不是所有的寄生虫都能以同样的方式治疗。有些只涉及简单的驱虫剂,而有些则需要痛苦的注射、一轮又一轮的抗生素和昂贵的住院治疗。

狗容易感染什么寄生虫?夺走狗生命的十大寄生虫
狗容易感染什么寄生虫?夺走狗生命的十大寄生虫

(对狗来说,寄生虫病也不容忽视/夺走狗生命的十大寄生虫的盘点)成犬与幼犬和老年犬相比,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很强,在室外活动的时间也很多,所以比疾病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明显要大得多,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狗比疾病更生命的寄生虫的盘点吧。

还在为狗狗驱虫烦恼?涨姿势
还在为狗狗驱虫烦恼?涨姿势

嗡嗡嗡,夏天快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啪,好恐怖,又是一手的血。我们人类又开始了和蚊虫的大战生涯。其实,与此同时,我们的宠物狗狗,也开始了与各种寄生虫的战斗。寄生虫虽小,但是会给狗狗带来巨大的困恼~一般来说狗狗身上的寄生虫可以分为体内和体外。

驱虫知识:狗狗多大就可以开始驱虫了?
驱虫知识:狗狗多大就可以开始驱虫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养的狗突然出现饭量减少,不喜欢活动,身体开始变瘦的以及毛发暗淡等这些情况时, 此时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狗狗的身上出现了寄生虫!要想辨别狗狗身上是否有无寄生虫,可以先检查狗狗的粪便,看看是否存在体内寄生虫, 然后检查它的皮毛, 看看是否存在体外寄生虫。

给狗驱虫常见的几个禁忌,你中过吗?
给狗驱虫常见的几个禁忌,你中过吗?

我们都知道驱虫对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事实上,驱虫也存在一些误区和禁忌,那么,帮助狗驱虫时,常见的禁忌是什么呢? 1.如果狗身上有虫,就给它洗澡。当发现狗身上有虫时,认为只要给狗洗澡就行了。但是洗澡是不可以解决狗身上的寄生虫问题...

你对狗狗外耳道感染有多少了解?严重导致耳聋、面瘫,要提早预防
你对狗狗外耳道感染有多少了解?严重导致耳聋、面瘫,要提早预防

导读:狗狗经常抱着头用爪子挠耳朵,还频繁的摇头,难道是有虱子么?有可能不向你想的那样,或许是它的耳朵痒痒有可能被细菌感染了,如果主人不注意很容易形成外耳道炎,恶化后会发展成中耳道炎、内耳道炎,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外耳道炎的体征,治疗以及预防。

宠物驱虫指南,盘点犬猫常见体内外寄生虫,多种驱虫药作用大不同
宠物驱虫指南,盘点犬猫常见体内外寄生虫,多种驱虫药作用大不同

春暖花开的季节,又可以带主子踏青郊游了。可是,春天也是寄生虫孵化、成长的活跃季节,铲屎官带爱宠外出之前一定要做好驱虫工作。今天来给大家科普宠物驱虫相关知识~寄生虫病是犬猫常见的疾病之一,各种体内外寄生虫都会不同程度的通过夺取动物机体的营养...

养狗会感染疾病?其实是你没有养对
养狗会感染疾病?其实是你没有养对

很多人都担心养狗会感染上一些疾病,但是真正的养狗人是不会害怕的,因为他们都知道和了解。只要你做好一些工作,感染疾病的几率真的是非常小的,以下的,你都做好了吗?你养狗养对了吗?定期接种疫苗其实不管你是养什么狗狗,给它们接种疫苗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