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诊所:犬皮肤真菌病诊治经验分享
欢子 - 离不开天空的云.mp34:38 来自布衣名爵
兽医诊所:犬皮肤真菌病诊治经验分享
陈宏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农业农村(615100)
狗患有皮肤真菌病会失去美丽的外表,威胁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掌握宠物狗皮肤真菌病的各种主要特征,有利于准确诊断和综合防治。治疗期间应注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犬皮真菌病,又称表面真菌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表皮及其附属结构(毛、角、爪)引起的真菌性疾病。病原真菌种类繁多,主要是犬小孢子菌,但有时离少量须毛癣菌、疣状毛癣菌和石膏状小孢子菌。该病的特点是皮肤上有明显的圆形或轮状癣斑,上面有残留的头发,覆盖着银灰色的鳞片或痂,丑化了宠物狗的外观。此外,这种疾病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疾病。如果宠物饲养爱好者不提高他们的理解,忽视预防、控制和管理,导致人类和动物之间的交叉感染,其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城乡宠物狗家庭的健康生活。抓住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有助于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本病致病原为犬小孢子菌,临床上可分为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包括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小孢子菌是临床上真菌性皮肤疾病的主要致病原菌(占70%-80%);其余的则为毛癣菌属和石膏样小孢子菌菌引起。
病原菌对外部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极其耐干燥,能够承受100℃作用1h,或在阳光下0℃下面,附着在犬舍器具、桩柱等上的头皮屑中的真菌可以存活几个月,几年后仍然保持感染力,但垫草和土壤中的真菌可以被其他生物因素消其他生物因素消除。只有年轻的石膏状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才能在土壤中繁殖;它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对传统消毒剂有一定的抵抗力。例如,10%的醋酸必须持续工作1h为了灭活,1%的烧碱必须起作用5-6h2%的福尔马林须可以在上面灭活30min因此,在消毒皮肤真菌时应注意足够的时间,否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此外,病原体对常用抗生素和磺胺制剂不敏感,其他有效制剂必须科学选择。
该病的传播途径广泛,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包括携带细菌的人和宠物狗、狗、狗和其他动物、被病原体污染的器皿、狗舍、狗床等。,都可以因为宠物狗的接触而诱发感染;在饲养密度高、各种宠物混养的条件下,仍然可以通过空气(呼吸道)传播,因此需要限制密度和饲养,以减少发病率;虱子、跳蚤、苍蝇、螨虫等是病原体真菌传播的关键媒介。在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时,我们必须注意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这种疾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季都有,但在潮湿的春秋两季更为常见,应主动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狗舍环境长期潮湿不洁,狗粮长期缺乏Vc维生素等易发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往往取决于个人素质。没有年龄和性别差异。幼犬和体质差的狗症状明显且严重。
症状表现:在患犬的头面部、耳部、四肢、趾爪和驱干等部位可见典型的皮肤病变:被毛脱落,呈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形状向四周扩展,远观为灰白色瘢痕;体表检查见表皮伴有鳞屑并呈红斑状隆起,重度感染的犬只体毛大量脱落;常见癣斑中部开始痊愈、生长细弱绒毛时,其周边的脱毛现象仍在继续;一般出现大面积皮肤损伤,损伤的真皮层呈蜂巢状且有多数细小渗出孔,则多为石膏样小孢子菌和毛癣菌感染所致;本病病程一般为2-4周,若无及时、有效防治措施,会转为慢性病过程,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
诊断要点:根据上述病原体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和症状可初步识别为疾病,掌握皮肤病变:鳞片、痂、皮肤形成圆形脱毛或毛发断裂病变,必要时收集毛发或头皮屑,在弱火焰微加热低镜观察后,或用伍德氏灯照射毛发,见菌丝或分节孢子群可诊断。应注意,诺卡氏菌病以颈部和四肢皮下波动性脓肿为特征,孢子菌病以皮肤形成肉芽和溃疡为特征,以皮下组织肉芽肿和脓肿为特征,诊断依据以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孢子或菌丝为准。
预防: 首先要做好犬皮结构的清洁卫生,每天注意检查被毛是否有癣斑和鳞片;其次,要加强对狗的管理,避免与病犬和被污染物接触;努力早期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防止人兽交叉感染,降低发病率;环境消毒应持续很长时间,包括犬舍器具、犬床、犬舍、绑犬桩柱等。目前,高效安全的宠物消毒剂可以用稀戊二醛溶液稀释浸渍或喷洒1:200倍消毒;或者用30%三氯异氰尿酸,按0.16%稀释进行浸渍或喷施消毒,因本品有一定刺激性,使用本品对犬舍及用具消毒时,宜对宠物犬采取暂时回避的保护措施,待刺激性异味淡化、消失后,再恢复正常的饲养方式。鉴于真菌的强耐抗性,建议对发病犬舍及器械消毒至少坚持连续10-15d,达到理想的灭源效果,防止重复感染。
治疗: 因犬罹患本病会产生皮肤的炎症、化脓、痛感和痒感,患犬会抓刨或摩擦患部,加剧感染程度,不利于早期康复。因此,笔者尝试施治前先用具有“消炎、抗菌、止痒、止痛”的复方中药液体制剂清洗患部,然后再对患部使用抗真菌药膏涂抹,常用的外涂药膏有多元肤宁、霉克、达克宁霜、克霉唑软膏、咪康唑软膏、酮康唑软膏、癣净等。最简单的复方中药液体制剂是侧柏酒,取新鲜侧柏叶适量+75%医用酒精适量,浸泡隔夜则成,药液颜色青绿,以消毒药棉蘸取药液,仔细清洗患部,上午清洗1-2次,下午涂抹药膏,轻症者经7-10d则愈。对于重症者,除清洗、涂抹膏药外,应口服VB1、VB6(吡哆醇),对预防患犬出现神经症状、减少死亡及缓解皮肤炎症、脱毛大有裨益;目前较敏感的抗真菌内服药物首选灰黄霉素,按40-100mg/kg体重应用,1剂/d,连服10-15d。治疗期应注意:怀孕期母犬禁用灰黄霉素口服,可致胎儿畸形;应避免空腹给药,以防止呕吐;加强消毒灭源措施,防止重复感染及反弹;兽医或管理人员(宠物饲养者)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自身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