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媒体 > 快乐宠物 >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作者:快乐宠物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是自由,有人说是健康,也有人说是有个温暖的家,恐怕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五花八门,今天我们看看山西省晋南农村一位7旬的农村张大妈,一人独居守着老伴留下的74箱土蜂与2只狗狗为伴,看看她的幸福是什么。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前几天和影友一行人相约来到中条山下农村采风,早上9点钟我们在巷道里经过看到一位大妈佝偻着身躯,正在房前打扫卫生,她身后的瓦房子看上去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农村遗留下来的,虽说与周围的高门新房有点不太协调,可是墙上的空调和房檐上的卫星接收机却很现代,甚至地上还趴着一只小小的宠物狗,想必大娘的生活也不错,随后我们便上前和老人打招呼,走进了她生活的小房子里。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大妈姓张,今年已经是古稀之人了,她人很和气,带着我们走进了她的家,外观是一间房屋,可是走进去别有洞天,里边分成了卧室和客厅,从南边的客厅穿过,后边还搭建了一间杂物间,再后边是一个不太大的小院子,里边放着很多的蜂箱子,大妈坐在凳子上,和我们开始了聊天的话题。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阿姨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四个孩子。现在孩子们住在农村。他们通常种植庄稼和工作。他们已经结婚多年了,和她分开生活了很多年。说话时,我们发现阿姨脚下的黑色宠物狗跟着她。阿姨说这是她儿媳给她的宠物狗。已经10多年了。虽然它很脏,但我听说它是一只著名的狗品种。它是几年前流行的泰迪。这个小家伙的生活标准比人们高。他每天吃香肠、蜂蜜和蛋糕。现在他独自生活在两只狗身边,并按照城市标准饲养它们。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我们可以在阿姨家的后院看到乡村。不远处的几栋房子藏在树林里,看起来很漂亮。阿姨说他和妻子选择搬出老院子。住在这里,他们觉得田园风光好,空气新鲜。这是一个养老金的好地方。他的妻子三年前去世了。虽然孩子们建议他搬回老院子和他们住在一起,但她仍然坚持留下来,拒绝了孩子们的好意。现在她只是腰上有点病,但走路不受影响。她的身体仍然很健康。此外,她必须留在这里,保护妻子留下几十箱野货。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大妈给我们看她的捕蜂神器

张阿姨说,她的妻子是村里的能人。种庄稼是专家的手。她还有养野货的能力。野货是土蜂,是当地人习惯的名字。养蜂的年收入相当可观。当他去世时,他留下了74箱土蜂,并命令自己照顾它们。这也是他养老金的经济收入,我和妻子住了很多年,我也有一些照顾土蜂的经验,但毕竟,我和妻子的技术有很大的不同。三年后,只剩下30多箱,减少了一半。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图为阿姨放蜂蜜的地方

大妈说她现在还是延续着老伴的养土蜜蜂的习惯,蜂箱子一年四季放在房后的小院子里,任野蜂们四处采蜜,这里地处中条山脚下,季节性的野花很多,蜜源不是问题并且质量很高,尽管只有30箱蜂了,可是去年她还是收获了800多斤的土蜂蜜,坐在家里足不出户,成本很低,所以她卖的价格要比别人低5元钱,是15元1斤,销售还行,基本都是以前城里来的老客户。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大妈的客厅

阿姨说现在社会很好,农村老年人每月有养老金,他们依靠当地蜜蜂收入足够自己生活,孩子是农民,他们的家庭负担很重,作为老年人会为孩子着想,不能给他们添麻烦,更不用说他们现在健康,自由,妻子留下几十盒当地蜜蜂,每天管理当地蜜蜂也很忙,这个人满意,健康,吃喝,自由是最大的幸福,儿孙安全,他们的幸福也是他们自己的幸福。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参观了大妈的土蜂我们又来到房前,大妈低头又继续打扫卫生,她说其实现在自己一个人生活也就是图个自在,每天睡觉自然醒,无事就在家里干点家务,吃饭也没有啥“哈数”,肚子饿了才会做饭,想吃啥就做啥,一个人的饭好干。下午的时间就坐在房前和村子里的老人们聊聊天。平时孩子们隔三差五也过来看她,都很孝顺,特别是儿媳妇都好,过来就会给她带些好吃头,这泰迪狗还有后边栓的金毛犬都是她们送的,就是怕自己孤独,给自己送的伴。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媳妇送给阿姨的金毛

张阿姨说,她妻子去世后留给她的74盒土蜂不仅是一个家庭收入,也是一个想法。她应该尽最大努力照顾她,儿媳给她的两只宠物狗也应该照顾好。人和动物也注意命运。既然能住在一起是上帝的安排,说大了就是人和动物的和谐。我们应该照顾他们,她不会每年都卖掉所有的蜂蜜。我们还应该给土蜂留一些冬天的蜂蜜,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喂砂糖。此外,狗是宠物狗。当他们来到这里时,他们实际上受到了委屈。给他们蜂蜜和香肠面包是城市的待遇。

农村7旬大妈独居田园,与74箱野货2只狗狗相伴,看活成啥样

村中的巷道一侧

张大妈一人独居在村子外的田园里,养着老伴留下的74箱土蜂,与2只宠物狗为伴,无欲无求,她对幸福的理解就是自己身体健康和孩子们平平安安,其实这也是大多数老人们的心愿。各位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呢?【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关注】

金毛
金毛 Golden Retriever
  • 别名:黄金猎犬,金毛寻回犬,金毛寻回猎犬,黄金拾猎犬,金毛犬
  • 知识:选购 喂养 疾病
  • 用途:工作犬 家庭犬 伴侣犬
  • 祖先:黄色寻回犬
  • 分布:英国
  • 产地:英国
  • 体型:大型犬
标准贵宾犬
标准贵宾犬 Poodle,Standard Poodle,Poodle(Standard)
  • 别名:标准贵妇,标准贵妇犬,标准贵宾,标准泰迪,贵宾犬,泰迪,泰迪犬
  • 知识:选购 喂养 疾病
  • 用途:玩赏犬 家庭犬 伴侣犬
  • 祖先:猎犬
  • 分布:西欧
  • 产地:法国
  • 体型:中型犬
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火啦!狗狗独自呆在院子里,会感到孤单吗,网友议论纷纷
火啦!狗狗独自呆在院子里,会感到孤单吗,网友议论纷纷

狗狗太调皮,再加上现在人工作忙,把狗狗放在院子里是个很好的选择。可是,心疼狗狗的网友们,有的人会担心狗狗会孤单。@之子如归会,很孤单。我老家隔壁的邻居,在二楼的天台那养了一只金毛。有次,我就在房间隔着窗户叫它...

狗狗和孩子可以一起成长吗
狗狗和孩子可以一起成长吗

一、家长的顾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养狗狗作为宠物,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情感寄托的体现。然而,对于有小宝宝的家庭来说,让狗狗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们常常会有许多顾虑。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狗狗对你是否忠诚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狗狗对你是否忠诚

狗狗对人友善是天性,对主人忠诚却也是天性。想要知道你在狗狗心里的地位?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狗狗对你是否忠诚。细节1、绝不会攻击你有好脾气的狗,也有一些天生凶猛的烈性犬,,但是忠诚的狗狗在主人面前无一例外会收敛自己的“坏性子”,甚至你骂它打它都会乖乖承受。

这几种饲养行为,就是给狗狗的身体健康“挖坑”
这几种饲养行为,就是给狗狗的身体健康“挖坑”

想要狗狗寿命更长,陪伴自己的时间更久,科学饲养得很有必要的。下面这几种饲养行为,就是给狗狗的身体健康“挖坑”,不利于延长狗狗的寿命。1、很少给狗狗剪毛、修指甲狗狗指甲太长容易抓伤主人,也可能会挠伤自己的皮肤,如果指甲折断还会引起大出血,造成指甲感染,诱发关节炎。

保姆靠近宝宝狗狗就狂吠,疑惑的宝爸查看监控后,直接报警
保姆靠近宝宝狗狗就狂吠,疑惑的宝爸查看监控后,直接报警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现在的年轻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大多数都会选择交给老年人带。如果老年人不方便带的,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请月嫂或者保姆帮忙。只要工资到位,请保姆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想请到一个真正称心如意的保姆却很难。

土狗的崽子都被送走,最后剩下的那只走哪儿它跟哪儿,生怕弄丢了
土狗的崽子都被送走,最后剩下的那只走哪儿它跟哪儿,生怕弄丢了

在农村很多人家都会养一只土狗来看家护院,而且它们一般都是处于散养的状态,并且基本没有被绝育,这就导致它们可能一年要生下两窝崽子。不像品种犬生下的崽子很多人抢着要,土狗的孩子多半是送人,甚至连送都不那么容易的。

很多宝宝家养小狗,可让孩子慢慢地懂得如何照顾身边人和动物
很多宝宝家养小狗,可让孩子慢慢地懂得如何照顾身边人和动物

请给我一只小Q是一位朋友在全家观看完电影《小Q》后最为深刻的感觉,在自己的角度看来,朋友的评价是对于《小Q》电影给出的最为贴切、明白的表达了,足以见到影片中的人物在观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之深、所占据的分量之重。

狗狗一天要遛几次:带毛孩子撒欢儿的秘诀
狗狗一天要遛几次:带毛孩子撒欢儿的秘诀

亲爱的铲屎官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狗狗一天要遛几次才够呢?这个问题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帮你解开这个困惑。首先,我们得看狗狗的品种和年龄。 不同的狗狗有不同的运动需求。

怀孕了,狗狗就要被送走吗?
怀孕了,狗狗就要被送走吗?

很多人都会觉得,怀孕时是不适合养宠物的,因为担心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所以在迫于家庭压力下,宠主们都被迫将养了很久的狗狗送走。那么怀孕到底能不能养狗呢?先让我们来看看,要把狗狗送走的原因。送走原因1、狗狗会掉毛狗狗每天都会掉毛,清理起来会比较麻烦。

养儿能防老?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不如养一条狗
养儿能防老?养出一个凉薄的孩子,不如养一条狗

“养儿能防老”这句话,现在看起来可没那么靠谱了。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有两个故事让人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上海老医生的“最后心愿”这位老医生,一辈子都在为子女打算,从吃的穿的到上学读书,什么都不缺。